不见水端(二)
(2016-12-19 10:50:00)
标签:
健康文化杂谈中医 |
分类: 题外二话 |
祝福的时候,我们喜欢用“顺利”来表达我们的心意,在内心深处,我们期望性情温顺,期盼一帆风顺,渴望风调雨顺。
“顺”字左边“巛”,水的代表,而且是贯通上下,右边“页”是头的意思,思绪如水一般贯通上下则“顺”。
上善若水,贯通上下,充塞天地之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体和气态。
如若结为冰,冰清玉洁不可亵玩,百折不挠不可亵渎,凌厉孤冷不可撼动。
如若化成气,无色无味,能上能下,上化云雾,下作雨露,聚多成河,高至云端,低入大海。
如若为水,轻盈剔透,滴成泉,聚为小溪,汇成大河,穿过阻挡,绕过障碍,百川到海,誓不回头。
水,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无形无味无色却自由自在,飘渺于天地之内,逍遥于四海之中,无家还有家,无情亦有情。
如果天地万物都如此,存在三种状态,不易改变的固态,容易流动的液态,看不见摸不着的气态,只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生命将缺少灵动,不再自由自在,不再生气盎然。
上善若水,水知天地,水知万物。
上善若水,由水知天地,由水知万物。
万事万物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一面,还可能存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天时和地气,犹如水果蔬菜,区别很大,这种不能被检测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或许是我们了解生命的一扇窗。
生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一面,也有看不见摸不着的一面。
世界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一面,也有看不见摸不着的一面。
在小溪里,鱼常常感觉自己最大,到了大海才知道其实自己很小。
在井中,青蛙常常感觉自己最好,到了天空之外才知道其实自己很小。
《庄子》有一个“井中之龟”,认为自己“擅一壑之水”,有无穷无尽的快乐,他请来东海之鳖来参观他的惬意生活,但“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只好“逡巡而却”,不以为然。
于是,东海之鳖把他看到的景象告诉给井龟:
“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未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陷阱之龟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