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来文字

(2019-11-30 19:40:42)
分类: 散文随笔

神来文字

 杨光祖

 已刊《中国政府采购报》2019年11月30日

         最近太忙,经常在机场奔跑,连日劳顿之后,终于闲下来了。

坐在办公室,累得昏昏沉沉,看到窗外的树,大都金黄金黄的,知道时令又到秋季了。

这两日,天忽然冷下来了。坐在房间,暖气还没有来,只好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电暖器。但电暖器的热,是那种上扬的,让人更加昏昏欲睡。

冯其庸,毕生研究红楼梦,著作等身,我最近因为重读《红楼梦》,才认真地读了他的几本书,感觉他对红楼梦的见识,还没有走出胡适的圈子,比如否定后四十回,肯定庚辰本,鄙弃程乙本,大多是很有问题的。他晚年批注的《冯其庸重校评批红楼梦》,厚厚三大卷,辽宁人民出版社,其实,颇平庸。翻翻他的回后评,和眉批,既没有优秀的艺术直觉,更没有过人的思想、眼光。甚至有的地方,那些观点,显得很迂腐,时代的烙印太深了。

其实,《红楼梦》就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也是,只是前八十回改定了而已。后四十回流传不全,高鹗等人有修补。艺术感觉比较差的胡适先生经过考据,说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的,误导了很多人,包括周汝昌、张爱玲。其实,在王国维、鲁迅、林语堂那里,《红楼梦》从来就是一个整体,近年白先勇《细读红楼梦》,也是如此。

研究《红楼梦》,恐怕只有考据,是不够的。有考据功夫的人,不见得就懂它。用白先勇的话说,这是一部小说。

每次读《红楼梦》,随便翻那么几回,都让人难以自持。比如,刚翻阅的七十五回,抄捡大观园之后,众人心散,薛宝钗也被迫避嫌离开了大观园,此回写贾母开家宴,强作欢笑。宁府的贾珍与尤氏等人行酒令,在“风清月明,上下如银”“添衣饮茶、换盏更酌之际”,“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大家明明听见,都悚然疑畏起来。”原来,那墙四周皆无人住的房子。“一语未了,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间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阖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凉飒起来;月色惨淡,也不似先明朗。众人都觉毛发倒竖。”

这真是神来文字。短短几句,写出了贾家的衰败之始。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73007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