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札记
(2010-10-22 10:16:06)
标签:
老子道褒无名杂谈 |
分类: 读书札记 |
杨光祖
最近重读《老子》,很感慨。
2003、2004年读过一遍,看的是贵州人民出版社那套,注释多,有翻译,但纸张不好。
这次看的是李零的,三联版,纸张好,看着也舒服。
似乎,比上次懂得要多了些。
可能人老了。
人老了,就是不一样。
这里先摘一点我的读老札记。
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老子》说话,总是正言若反,悟性不好的人很难领会。
建言:应是成语,或以为书名。
费,应是“弗”下加“目”,目不明,和“明”相反。
夷,平坦;类,通戾,表示不平坦。
辱,通“黑”加“辱”,黑垢。
建德如偷。建,通健,勤奋有为。偷,怠惰。
质真如渝。质真,不变;渝,变。
大方无隅,方形有四个角,大方却没有这些角。
大器晚成,大器,贵重的器物,制造起来,很费时间。晚,简本作“曼(慢)”,意思差不多。
褒,掩藏。今本作“隐”。是通俗化。
读这段话,让我想起禅宗,想起金刚经,都差不多。
有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这首诗,每次背来,都有一种大悲悯,欲哭不得。可要给别人说说,却没有一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无言,道褒无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古人说:独具只眼。
谈何容易!
这不仅是修养、学养的问题,更是一种天资。没有,就没有任何办法。
所以,我经常说,老子,就不是人人需要阅读的书。
我们经常表扬某一个人观点独特,而伟大,我们会说,他用
另一只眼睛看世界。
谈何容易!
明道如费。明明说“明”,很光明的,却又“如费”,费者,黑暗也。程颢,字明道,那是《大学》的“明道”。有点可惜吗?
进道如退。明明说“进”,却说“如退”。韩愈,字退之。是儒家思想,中庸。这里却不是。
夷道如类。类,不平坦。本来是平坦的道路,却又说,不平坦,很崎岖。
大白如辱。这简直是黑白颠倒。可那种黑白分明就不是“颠倒”了?我们往往吃亏在黑白太分明。雷锋说,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其实,骨子里,非常可怕。
老子的这种思维,大多数国人是没有的。这是进步,还是倒退?我只感到一种悲凉。
道褒无名,有几个人能懂得?
2010年3月18日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