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札记

(2010-10-22 10:28:37)
标签:

论语

天命

文化

分类: 读书札记

 

杨光祖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之,而犯之。”

 

欺,说假话。犯,直谏。

可领导从古到今,都喜欢人说假话,不要直谏。

孔老夫子为什么一直官运不畅,也就明白了。

看来孔夫子的话,还是不能听的。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李零说,君子上达,是达于天命,小人下达,是达于眼前的利益。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都是这个意思。

可当下的国人都在追求眼前利益,都是下达。

作为君子,如何上达?

看来,孔老夫子,是让君子做穷人。

他又说了,君子固穷。

那就只好饿死了。

因为,君子不吃嗟来之食。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读《论语》,孔子一直在慨叹无知音。本来知音就很少,少到罕见。像孔子这样的贤哲,当然更难遇到知音,何况那又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有时候,想想,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想找知音的人,都是更精神趋向的人。很多人,他们是以利交,以利绝,尤其在某种位置上。知音,这东西,本来就是奢侈之物,并没有什么价值的。

但孔子的伟大,也就在这里。

他的力量也在这里,所谓“天”的即是。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愬,诽谤。公伯寮在季氏那里诽谤子路。子服景伯很生气,也很仗义。他告诉孔子,他愿意武力解决公伯寮,把他“解决”在闹市上。但孔子拒绝了。

孔子说,我的道能否实行,那是天命,不是一个公伯寮能奈何的!

这里我们既看出了孔子的反恐怖主义思想,也看出了他对公伯寮之流的不屑一顾。

对这类小人出手,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最大侮辱!

真正限制人的精神的,限制人的时间与空间的,除了自己,只有天命了。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孔子很早就知道避人,避那些无聊之人、无耻之人。

有时候不得不与这些人打交道,但每次都是自取其辱。可你要发作,又觉得不值。

——我们总不能把自己掉到那么低的层次。

想想,连孔子都没有办法,我们这等凡人又能如何?

只好躲避了。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看门人,多聪明,一下就知道孔子是做什么的。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大凡有一点良心的人,不都是如此吗?

但,也太难了。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我近几年的西部文学评论,其实就是在注解这句话。可惜能读懂的人并不多。

马步升先生说,我们要超越自己的文化基因。

可谓深契我心。

2010110日于兰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子》札记
后一篇:孟子札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