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记忆姑苏之(3)——苏州园林巧天下

(2013-01-31 22:50:11)
标签:

苏州园林

拙政园

狮子林

世界遗产

shoo

分类: 精巧江南

【苏州】记忆姑苏之(3)——苏州园林巧天下

苏州-拙政园

    叶圣陶先生早年间写过一篇文章《苏州园林》,一直收录于语文课本中。这是我们最早接触的文章之一,在那文中,我们知道了苏州园林之精巧。当然更多的情节,都是语文老师强硬要求背诵的。

    但不得不说,那文章是火爆的,以至于去过没去过的人,都能说说苏州园林的好。当然,这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园林,让更多的人有了出去走走看看的冲动。

    我无力抨击教育制度,不评价这篇文章的好坏,虽然我本身也是一名人民教师,但我已不再教课,我只是已游览者的角度看评价我看过的风景,顺便回忆教育家的大作而已。

【苏州】记忆姑苏之(3)——苏州园林巧天下
冬日的拙政园,依旧有绿水环绕

    苏州园林主要指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并以私家花园为主。公元前514年,春秋吴国建都姑苏,苏州园林此时开始出现,至五代时期逐渐形成规模,并成熟与宋代,兴旺于明代,清代达到顶峰。目前苏州园林整体大约有百十余处,保存完整的就有60多处,目前已开放的园林有19处(包括私家园林、佛家园林、皇家园林)。苏州园林虽然占地不大,但意境深远,那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搞出了无限的风景,在视觉上给人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1997年,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时,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退思园增补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记忆姑苏之(3)——苏州园林巧天下

苏州园林,无处不景

    苏州园林实在太多了,说来惭愧,我只去过拙政园和狮子林,所以只说说这两个园子吧。如日后我有机会去其它园子,再后续写上。

    拙政园可说是苏州园林中最为著名的了,无论是“中国四大名园”还是“江南四大名园”、“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都名列其一。作为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拙政园成为苏州园林最集中的代表。你可以不看留园、不看网师园、不看狮子林,但一定要去拙政园走走。

    拙政园在我等北方人看来,算不上什么大园子,咱都不用说颐和园,只拿出个北海、景山,都不知要大其数倍。当然,我们不能以面积论英雄,北方园林在各方面依然与江南园林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后世诸多园林,尤其是北方园林,都充分借鉴了江南园林,因此拙政园作为代表作也被称为“中国园林之母”。
【苏州】记忆姑苏之(3)——苏州园林巧天下

拙政园

【苏州】记忆姑苏之(3)——苏州园林巧天下

拙政园

    早在唐时,拙政园为是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改为大弘(宏)寺,至明朝时,才开始营建成园林。

    明朝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弘治年间进士、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而归隐姑苏,买下这方院落,并邀请好友文征明参与园林设计。至此,拙政园开始孕育新生。

    历时16年,园林始成,王献臣以西晋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 …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 …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而取名“拙政园”,暗语自己这个拙者,把种菜当做“政事”。

    可惜拙政园建成不久,王献臣便仙逝,其子一夜豪赌竟输掉整个院子给徐氏。

【苏州】记忆姑苏之(3)——苏州园林巧天下

偶尔点缀的绿色,冬日的拙政园依旧美丽

    至太平天国时期,忠王居苏州,拙政园成为了忠王府的花园,尤其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忠王命大举翻新,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如今现存建筑大多是此时期建筑。

    存世的几百年间,拙政园命运坎坷数次易主,甚至还被瓜分为三。直至共和国成立初期,拙政园才完成统一,并恢复本名“拙政园”。

【苏州】记忆姑苏之(3)——苏州园林巧天下

高处的拙政园,感觉密不透风

【苏州】记忆姑苏之(3)——苏州园林巧天下

这就是苏州园林,不浪费任何一寸

    见山楼、听雨轩、小飞虹、浮翠阁、玲珑馆... ...拙政园内精彩不断。虽然是在这就快过去的冬季,树丛还未来得及绿,花朵也未来得及开,但拙政园内,山水相间,时光变换,一步一景。套用现在较流行的广告语,真是“玩味无限”啊。
【苏州】记忆姑苏之(3)——苏州园林巧天下

狮子林

【苏州】记忆姑苏之(3)——苏州园林巧天下

苏州园林-狮子林

【苏州】记忆姑苏之(3)——苏州园林巧天下

狮子林内的假山

    而狮子林是我觉得蛮有趣的一处园林,园中怪石遍布,许多状如狻猊(狮子),狮子林一名也得于此(仅为一因)。狮子林起源寺庙,后又成为私家花园,尤其是贝氏家族将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狮子林初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最后一次重修是在1917―1926年之间。虽然时光冉冉,相隔600余年,但能工巧匠依然让狮子林不失本貌,那一只只精巧的怪石狻猊,仍然惟妙惟肖。

    狮子林内遍布假山,并有长廊环绕,楼台其期间时隐时现,曲径通幽,人行其中,总有意犹未尽之感。后人在长廊的墙壁内镶嵌了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刻,文天祥的《梅花诗》碑刻也在此。
【苏州】记忆姑苏之(3)——苏州园林巧天下

狮子林

    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元代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惟则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高僧弟子买此地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名“狮子林寺”。后来也曾易名为普提正宗寺圣恩寺等。惟则曾作诗《狮子林即景十四首》,描述当时园景和生活情景。当时许多诗人、画家都来此参禅,所作诗画列入《狮子林纪胜集》。天如禅师仙逝后,弟子散去,寺院也逐渐荒废。

    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大书画家倪瓒途经苏州,题诗作画《狮子林图》,使狮子林名声大振,寺庙再次成为佛家讲经说法和文人赋诗作画的胜地。

    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有明姓和尚在长安化缘后,重建狮子林,并恢复寺院佛殿。至康熙年间,寺、园分开,园被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

【苏州】记忆姑苏之(3)——苏州园林巧天下

苏州园林-狮子林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211日,康熙帝游江南至此,赐额狮林寺

    后来,乾隆皇帝也曾六次到访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真趣等额匾,目前只有“真趣”存留。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时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圯,唯假山依旧。

    公元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父贝润生,以80万银元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并用近7年时间休整,并冠以狮子林旧名,修复后的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贝润生原准备开放园,但抗战爆发而未能如愿。公元1945年,贝润生病故后,园由其孙贝焕章管理。解放后,后人将园捐献给国家。我想,应该是捐献的吧。

    历经数百年的狮子林,有风也有雨,好的是,那些最能体现自身的假山依然存在,那是一座座见证历史与故事的石狮子,今天还能从它们的神态中读出些什么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