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综合感悟篇
(2024-01-14 15:44:00)
标签:
玄关中黄直透得一 |
实修隨筆综合之三----感悟篇
初入道心得
近几年来,通过埋头苦炼﹑默默用功﹑力求精进,体内气机不断扩展,充实﹑壮大,一点儿一点儿﹑一步步地渐与外界沟通,并在愈来愈多的时间里,跨入虚空,依存于虚空。但其根基仍在体内,内外一体,结为伴侣,遥相呼应,和谐运行振动。要说健身,其治本作用是任何药物﹑针灸﹑按摩等,都无法比拟的,就是小周天也没有这种自动的﹑从根本上修复的神奇功效。身体健康状况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但是,如果论丹道、灵感什么的,仍然可以说是一无所成。自认为主要障碍是身体,经筋老化﹑损伤,恐是迟滞修炼的主要原因。我想,待全身经络全部通开,并与虚空完全融为一体之日,才有可能是成就的丹道露出端倪之时。
如果记述近期的心情﹑状况,可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说。感觉就好象是行驶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中的一条陈旧老船,忽悠悠,荡悠悠。回头看,走过的路,清晰可见。往前看,一片渺茫,心中无底。但是,我知道,造船的能工巧匠已经登上这只船,随时随地无不都在对船进行检修维护。掌舵的老船长也有了几年的航海经历,感受到了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从《中华道家修炼学》中学会了抬头看航标,低头见航线,顺其自然,微意观照。懂得了借助日月之光做天然动能,时常在恍惚的瞬间一觉,先天一炁不期而至,失窃的财宝陆续返还。我想,有修出的自己真心(真师)随时做指南和行动向导,可不用再去计较百日﹑十月﹑三年﹑还是九年,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穿越惊涛骇浪,绕过暗礁险滩,胜利驶达并成功登上大海彼岸。2013.5.1
实修感悟
牛年有感
一点感受
直言面壁
无须感慨
佛道参证
身旁布袋喻示的是什么?里面装的是何物?为什么淡笑三不知?有为者为什么如梦?这些问题无人告知。只有修道修到玄关开启,真心显现之后,方知真心即是天心,天心即是道心,道心即是佛性,佛道本是同根同源。所谓真心、天心、道心、佛性,不是宗教或迷信,而是人的生理上固有的,人人均有,区别只是修和未修出来而已。
玄关开启,真心显现,天人相通之后,才算进入无为,进入了修道的正规门槛。在此之前的呼吸吐纳、按摩导引、河车搬运等等,都是识神主导,都是有为功法,做得好,对祛病健身会有帮助。但是,如果仅停留在这个阶段,进入不了无为,就很难超凡入圣,最终还是一场梦。
为什么“摆头三不知”,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广大难度不信之人”。再说就是多余的了。2020.11.21
丹道验证码
检验丹道修炼,可参考一、二、三、四、五等几个验证码。
一、玄关一窍。知道玄关,方可找到“真心”,“真心”出现,才是得一,得一才算结丹、通道,先天一炁才会自虚无中来。若不是真的知道玄关,其它且不论,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断定还不达丹道之层次。
二、两个阴阳。玄关开启,“真心”显现之后,必然对体内阴阳和虚空阴阳,以及这两个阴阳之间的关系反应敏感,尤其是在天地阴阳转换之时,如果一时顾及不到,定会让你感觉到(身心痛苦,而非舒畅)。但是,只要能找到感觉,很快就会转入正常。
三、天地人三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即效法、遵从之义。“自然”即其本来的样子、规律。进入丹道层次,天人相通,人对天、地、道会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感,对日之升降、月之朔望、年之冬夏二至等时节,反应敏感。尤其是在真空炼形之际,虚空的消息至微至凶至恶,若擒捉不住,定不饶人。
四、子午卯酉四正时。进入丹道层次,功修虽然没有了时间、方位、姿势等诸多方面的特殊要求,但须知涵养“真心”用道炁,子午卯酉四正之时,正是炼养内丹的最佳时机,可谓事半功倍,此时更需要清心静养。
五、水火金木土内五行。肾、心、肺、肝、脾五脏,加上相对应的六腑,保持阴阳平衡,生克相宜有度,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和保证。“真心”显现之后,其运行的路线,首先就是把内五行串联起来,其行走的顺序是先相克后相生,显现在中宫的位置是:北水——南火——西金——东木——中土——北水;而后是北水——东木——南火——中土——西金——北水。无论是生还是克,都以中土为核心和中介。
“真心”是五脏六腑的原始动力,其能量的大小,决定人的盛衰、生死。通过对“真心”涵养,其统领力不断扩展,不仅包括内五行,而且将涵盖全身、头部、四肢,及人体每一个角落。并与虚空相通相连,和谐共振。众多玄妙之处,难以尽言。
感悟《道德经》
回归老子道
老子是中华之道祖,《道德经》是中华之圣经,老子道是地地道道的中华正统之大道。
老子道什么样?怎么修?有些什么特征?试简述如下:
一、根部修炼。《道德经》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人似一个小天地,天地好比一个大人。天地和人都有自己的根。天地根,是天地运转、阴阳升降开阖之内在动力,称玄牝之门。人的根称谷神,深藏于人的五脏之内,是人的内五行阴阳之气运行的原始动力,即人的神炁之根、身心之根、魂魄之根、性命之根、生死之根,亦称玄牝。若得谷神常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老子道称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主要特征是在根部修炼,而不是仅仅在树叶、树枝或树干上修修补补。
二、抱一不离。《道德经》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炁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这几句讲的是老子道的基本功法,其中“抱一不离”是修道的最基本法式,正所谓“抱一为天下式”。
谷神修出后,玄牝开阖,真心显现,这才称得上“得一”。“得一”可在一瞬间,“抱一”却是非常漫长的功夫。“抱一”即是“守一”,道家称“微意观照”,佛家称“身旁布袋目不离”,太上称“观心得道”,庄子称“目击而道存”。抱住“一”,顺其自然,随之运载,神炁(魂魄)、先天一炁即在此聚集、抟结,这时才真正是修道得道。
三、直达合道。老子道直接、简洁,没有那么多中间环节,也就没有那么多层次的修炼成果。“得一”后在根部修炼,一刻之中,既有炼精化炁,也有炼炁化神、炼神还虚之功夫在内,最高境界是天门开合无雌,直达还虚合道。
其效验,一是象老子那样修出“大智慧”,二是修出健康长寿,身体渐变的筋柔、骨正、肉有弹性,至于能否柔至婴儿那般,那就全凭自己的修为了。老子又云:“死而不亡者寿”,其含义更深一层。
四、众多玄妙。“大道甚夷”
这个“一”,既在身中,又不在身中。既有定位,又无定位。时走时停,时出时入,时上时下,时左时右,时远时近,时高时低。可想而知,“抱一不离”,并非易事。
有了这个“一”,先天一炁就会从虚无中来。平日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心静状态下,似睡非睡时,常有时一觉,呼吸顿断,此为“有信”,“恍惚”、“窈冥”中,“有象”、“有物”、“有精”,先天一炁不期而至,“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种景况真真实实,绝非幻想幻觉,是“得一”后天人感应之所致。正如老子所云:“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母即道炁,而非其它。
回归老子道,关键是要修出“根部”,“得一”才能“抱一”。老子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话说得再多,即使把话说完了,也不如两个字“守中”。“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得一”需知身中之中;二是“抱一”需以“适度”为中,即无过无不及也。老子的传人张三丰祖师曰:“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需要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知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