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隨筆综合之二———实修篇(1/6) 景衛真
最上乘功法 实修隨筆
什么是修道的上乘功法?什么是最上乘功法?道书上很难找到一个明确而又公认的答案。只好摘抄几段道家祖师、明师的语录,作为学习研究、实修验证旳依据吧。
道家南宗祖师张紫阳在为自己的《悟真篇》写的自序中说:“夫炼金液还丹者,则难遇而易成。要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方能追二炁于黄道,会三性于元宫;攒簇五行,合和四象,龙吟虎啸,夫唱妇随,玉鼎汤煎,金炉火炽,始得悬珠有象,太乙归真。都来片饷功夫,永保无穷逸乐。至若防危虑险,慎于运用抽添;养正持盈,要在守雌抱一。自然复阳生之炁,剝阴杀之形,节气既周,脱胎深化,名列仙藉,位号真人,此乃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时也”。
道家北宗祖师王重阳最上一乘妙诀:“夫最上者,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妙用,无为为丹基,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以自然造化为真种子,以勿忘勿助为火候,洗心涤虑为沐浴,存神定息为固济,戒定慧为三要,先天之中为玄关,明心为应验,见性为凝结,三元混合为圣胎,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为了当。此最上一乘妙道,三教同源之心法。上士行之不怠,直超圣域,顿悟圆通,形神倶妙,与道合真,逍遥极乐,永劫不坏,即大觉金仙之位也”。
张三丰祖师《玄机直讲》:“夫静功在一刻之中,亦有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之功夫在内,不独十月然也。即一时一日、一月一年亦然”。
当代道长田诚阳的《中华道家修炼学》中说:“上乘功夫的内丹修炼,更是性命混融,和而为一,顿悟直超,无有性命之别,唯有天人感通而已”。“中黄,又称黄中、中道、黄道、正黄、正脉、黄脉、真黄、橐龠、真橐龠等。乃系处于人体之正中大脉(而非冲脉或中脉),而络通于四肢。因其脉联络七门,即天门泥丸、地门尾闾、中门夹脊、前门明堂、后门玉枕、楼门咽喉、房门绛宫等,五脏六腑皆稟焉,故历代修炼家多重此脉,且视为不传之秘。丹经道书谈及此脉,也仅片言只语,且甚隐晦,往往为人忽视。此乃往圣仙真,一脉心传”。“中黄乃一身关窍之总枢而非中脉。橐龠不开,任督不开;任督不开,八脉不开;八脉不开,中黄不开;中黄不开,周身关窍不得全开”。“玄关开,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离乎身”。“得其一而万事毕,明其一而万化安”。
到底什么是上乘功法,什么是最上乘功法,是否可以有以下三种理解:
1.渐修渐悟,一步一步、一段一段地,终于走上了高层次,就是到了“最上乘”。比如爬一栋81层的高楼,一步一个台阶,爬一层看看,走一段想想,不知多久,一抬头,终于看到了顶层和天空。这不就步入了“最上了乘”吗!
2.渐修过程中,顿悟直超,走进了“最上乘”。比如,在爬楼过程中,忽然眼前一亮,发现了电梯。走进一看,原来不是电梯,而是“天井”,上通天,下达地,一望就能看到顶层和天空。“天井”内虽有壁梯和无数个可供攀登的抓手、扶手什么的,但要爬到顶层谈何容易!这时“电梯”门已关闭,没有了退路。只好下定决心,攀缘不止,直奔顶层,这也许是“最上乘”吧。
3.只要方向正确,适合自己,也可以算作“最上乘”。比如,全国四面八方的人都要来北京,但每个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到北京的距离不同,个人的经济状况不同,可以采用的交通工具不同,加上理念观念不同,以及指路人和所查阅的地图不同,其结果肯定是每个人路途上的情况千差万别。但是,只要方向对头,不是歪门邪道,又是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应该说就是自己的“最上乘”。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什么道路,采用什么样的行走方式,都不要“盲人摸象”,以偏概全,更不要妄自尊大,抱残守缺。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再完美的东西也有缺陷,再上乘的功法也有弊端。只有虚怀若谷,探求不已,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才是“最最上乘”。景衛真 2015.4.26
修道难易
实修随笔
知道难,行道难,得道更难,且修且珍惜;
知道易,行道易,得道也易,且修且谨慎;
难中易,易中难,难易随伴,且修且自悟。
翻开道书,多是些铅汞、坎离、炉鼎、八卦之类的语句,让人云遮雾罩,不知道东西南北。修炼的“大师”、“名师”、“名人”可谓不少,但想找到一个明师谈何容易。许多书上都是说“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乳哺”、“九年面壁”,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仿效“顺生人”的比拟而已,古人、童真的修炼也许如此,但近代、现代又有几个成功者是这样?
道是一门玄学,自然有她的玄妙之处。一旦玄关开启、明心见性、找到自己的“真主人”后,身心对外界阴阳变化的反应格外敏感;行、住、坐、卧中皆可炼功得炁;时常在恍惚中一觉,先天一炁不期而至。此时,再没有大小周天之分、修性修命之别,精、气、神炼化也没有了阶段划分。繁杂的有为功简化为顺其自然的无为,修炼不就单一、方便多了吗?
但是,难和易总是相对而言,相随而伴。顿入无为之前,虽然步履艰难、缓慢,带有盲目性,但却是悟道、入道的前提和准备。没有艰难持久的量变,哪儿来什么质变?顿入无为之后,犹如驾车行驶有了“GPS导航”,但也不是说从此就可以坐享其成、平安无事了,要走的路仍然是曲折、遥远,障碍重重。所以说,在艰难困苦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当通顺、舒畅的时候,要想到前方还不知有多少山川、沟壑,不可盲目乐观,要学会用“慧”和“勇”通关过卡,力求精确稳步行进。
“道不轻传”,或“只传枝叶不传根”,似乎是道界的潜规则。这不能只简单地归于“保守”,还应该看到,不传,自有她不传的道理。修道的逆行性、难度及一定的危险性等特点,决定了丹道修炼只能是少数人的事。一些基础功、辅助功,做得好,对祛病健身有作用,可以普及,但高深层次的东西不可流传,否则不是帮人、度人,而很可能是坑人、害人。
“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师父’就会自己找上门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要企图“一招成才”,要想自己有大的提升和进步,就要在苦中学,苦中炼,苦中悟。要立足于自悟,学会自己靠自己。景衛真2014.12.2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