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隨筆综合之一问道篇
景衛真
微意观照 学道随笔
我喜欢道学,习练小周天多年。
在好奇心和祛病健身愿望的驱使下,我浏览了一些气功方面的书籍﹑文章,虽有所获,但总的感觉是虚假﹑夸张﹑过于神秘,不靠谱的东西太多。后来看了田诚阳道长的著作,主要是《中华道家修炼学》上下册﹑《仙学详述》三本书后,陈撄宁老仙师严谨求实的精神,感人至深,令人敬佩;田道长的修真内景谈﹑悟道证言﹑百问解答等内容,让人感到真实可信。《修炼学》各个章节,看似凌乱,实有内线连贯,可谓形散神不散,绝非无真修实证之作。自此对道家的看法为之一新,把三本书视为当代的修道真经,反复研读,在字里行间寻找隐藏的真谛。尔后,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心里没底,这才找到道长的邮址,于2010年9月8日,怀着试一试的心情,进行了第一次请教:
“我看了您的《仙学详述)》和《中华道家修炼学》等著作后,以玄关窍、中黄等关键问题为突破口,不断探索尝试。一次做功后,发生了明显变化,感到身体和情绪,对时间的推移变化反应敏感,静下来后体内动劲强烈。后按您书上的有关教导,顺其自然,微意观照,伴随体内动处上下内外运行,又是好几年。原来每过一段时间,眼前就会出现一次忽闪忽闪的白色亮光,最近左眼前又常有一紫黑斑点游动,看似黑豆大小,扁平,微透明,中间黄,周边紫黑,有时在眼前,有时在头顶,有时进入体内。我无师请教,书上也未见明示,也从不与任何人交流,对此有些疑惑。起初以为是眼疾,后又觉得不像,因为对做功有作用。想请教道长,这是否正常现象?”。
道长很快给予了答复:“功夫要一步一个脚印,自然而然地往前走,一切做功中的现象,只要不是感到痛苦的,就不必多想”。道长的答复,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稳住了神儿,解除了疑虑。
法财侣地 学道随笔
每个人都有自己关心关注的问题,找到了明师,就想多请教一些困惑不解的问题。2010年9月20日,我给田道长发出了第二次请教信:
1.道书上讲“法财侣地”,大都是讲外“法财侣地”,而且四个条件非常严格,缺一不可。而您的书上除此之外,还讲到了”内法财侣地”,解释的也比较明确。我请教的问题是:(1).修炼到一定阶段后,是不是必须按照外“法财侣地”的要求,隐入山林进行修炼,也就是说,这是不是每一个修炼者修炼成功的必经之路?(2).按照您的修炼功法,我认为是可以实现内“法财侣地”的,假如有了内“法财侣地”,是否还需要再去寻找外“法财侣地”?
2.有的书上讲,修炼到一定阶段,玄关大开,全身八万四千个汗毛孔,三百六十节骨节一齐爆开;有的讲,浑身上下如刀割火烤一般,像爆豆子一样爆开;还有的讲,成为“活死人”,叫做“先死后活”。我想请教的问题是:(1).这几种说法是比喻还是真实景况?(2).从您的书上看不出您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修道修内丹,不一定都是一个模式,如果按照您的修炼方法,顺其自然,循序渐进,一步一步,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前进,不经过那样的“剧变”,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境界?我的理解不知对不对?
3.关于“2012”问题,网上炒作很多,人们议论也不少。您是当今性命双修有成就的道师,如果方便的话,能否给个说法,或指个方向什么的。
道长的答复是:1.修炼的后半段功夫,需要环境保障。内、外法财侣地,二者一体。2.意在言外,得意亡言。3.知2010,即知2012。道长的答复简单明了,干巴利索脆,短短几句话,使我消除疑虑,树立起了信心。
先天一炁 学道随笔
理解名词概念,是读懂道书的基础,对把握自己修炼的进度进程至关重要。然而,书本上的解释与真修实炼的体悟不会完全一样。2010年11月10日,我对几个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问题,第三次向田道长请教:
1.关于根基﹑根器。根基﹑根器是不是指人固有的灵性?这种灵性应该是先天的吧?人和人的先天灵性不会是完全一样的吧?根基浅的是不是不适合修炼?或不能修到较高层次?人的后天对其有没有影响,经过修炼是不是可以增厚根基?
2.关于先天一炁。与外界沟通后似乎有两种气: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行住坐卧中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增长的炁,这种炁似乎很柔弱,但柔里藏针,如果一时顾及不到,定会让你感觉到;二是静下来后恍惚中瞬间产生的炁,这种气能觉察到,比较明显。前者似乎更接近先天一炁,后者似是元精元气。不知我的理解对不对?我想请教的问题是,这两种气的性质和作用到底有什么不同?如果二者基本上是一个东东,能否比喻说,一个是“细水长流”,一个是“开闸放水”?
3.关于中老年修炼。中老年修炼的第一希望是祛病健身,免去老病死之痛苦。陈撄宁仙师﹑李宗廉道师,都可谓是当代最有成就﹑知名度很高﹑性命双修的有道有德的高师,但也似乎并未完全摆脱老病死之苦。这让我们这些常人难免产生“修道何其难”之感。更让人想到,是不是中老年人修道,与青年人绝然不同,即使尽其终生,也很难完成命功,很难免去老病死之痛苦。道长,您在道界﹑仙界见多识广,请问,在当今中国的世面上,还有没有达到神仙﹑天仙境界的人物?尤其是有没有中老年修到很高层次的真人?
4.关于顿法﹑渐法。冒昧地说,顿法是不是就是在一定的基础上比较早或者一步跨入先天,渐法就是在后天摸索的时间长,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向前发展,步入先天比较迟缓。想请教的问题是,如果是中老年人,假如命功还没有完成,任督还不是很通畅,也没有完成炼精化气阶段,就有意无意地顺势直透进入了顺其自然的无为,这是不是有躐等而进之嫌?
5.关于辟谷。辟谷是手段,与修炼没有必然联系。我想知道那应在什么时候辟谷好?是不是胃口不好,没有食欲的时候就饿几天,还是需要什么征兆﹑火候什么的,或者干脆不去管它,不去在意它?
道长给予的答复是:1.根基是人的先天根源,根器是指人的先天本质。大道赋予每个人的先天造化,机会都是均等的,但是每个人能够领受多少,则取决于每个人的根基;因而造成,每个人根器的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先天灵性,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根基深浅,都是适合修炼的。因为先天灵性只是一个方面,后天成就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努力。先天根基好,如果今世不努力,也会堕落;先天根基差,只要今生下功夫,也可补救。所以无论根基深浅,能够修炼到较高层次的机会是均等的,就象大道赋予每个人先天造化的机会、同样都是均等的道理相同。经过修炼当然可以增厚根基,即是取决于今生,成就在于今生。2.先天一炁,本为一体,没有想象,亦无分别。反之,皆入后天。3.老病死,是身体的因素,身体只是一个载体,是把你送到仙界的船,如果到达之后,这条船是没有用的。说它有用,要保持长生,只是为了保障运载路程而已,所以不死的,乃是元神而非身体。中老年人修道,成就在于个人志向。八仙中,有童身修炼的,也有中老年修炼的,但均位登仙位,即是明证。今世也是如此,不过真人不露相而已。4.顿法就是质变,渐法就是量变。二者不离,否则就是躐等而进。5.辟谷是自然的,健康状态下,吃不进去食物,就可以做到。如果胃口不好,可以让肠胃休息几天,但与修炼上的辟谷,不是一回事。
道长的答复,精辟透彻,特别是第一个问题,没有宗教里那种命中注定的思想,而是重在今生,重在个人的实践。第三个问题,与我们常人的理解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还需个人精心浇灌培育去验证。
生命与道
学道随笔
这时,在我心目中,田道长已是我默认的导师,所以请教的问题也就日渐深入。第四次请教是2011年3月1日:在您的著作和答疑赐教的指导下,我一直随着自己的“重心”,根据自己的感觉,顺其自然地一步步往前走,已有五六个年头。身体渐变的柔软﹑通畅﹑康健,但仍有些问题明白不了,和书上许多地方对不上号。想请教几个常想但又搞不清的问题,恳请赐教:
1.在修炼过程中,“天心”﹑元神﹑阴神﹑阳神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是什么?“天心”应是修炼的主导,元神似应随“天心”转动。与外界沟通后“天心”显现,体内出现“中心”﹑“重心”﹑“动点”﹑“动处”,此物大概就是所说的“根部”﹑人身“太极”吧?随着功夫的深入,“天心”慢慢扩展,其振动频率渐与肉心的跳动融合,与性宫接合,并有统领全身之势。至于眼前﹑头上方经常游动的紫黑内黄斑点,与“天心”﹑元神是什么关系?不敢妄猜,也实难说清。阴神﹑阳神,似应是修炼过程中不同阶段显现的现象或标志,但与“天心”﹑元神又是一种什么关系?是自身演化变换来的还是“母子”关系?阴神和阳神的区别及各自的作用是什么?本人愚昧,请指点一二,或推荐一些相关的文章、著作看看。
2.您在答疑中说道,修炼的后半段功夫需要有一定的外部环境做保障。我想问的问题是,这后半段功夫指什么,是炼神还虚之后,还是仅指炼虚合道?需要大静,是主观往上修的需要,还是顺其自然的必然需要?如果条件不允许,继续在市区炼,有什么危险没有?如果有,是属于哪个方面的?一人独炼是否无能为力克服这种局限?
3.还有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到底为什么修炼?大道既然是先天地就有的,无所不能,不增不减,不生不灭,那是不是还需要人的修炼来补充发展完善?修炼能祛病健身好理解,说修元神修大道似乎就比较空洞。据说人的元神是不死的,那修和不修的区别是什么?如果说是合道入圣,那若真的修到那个程度,犹如水滴入海,没有了个体,对自己对大道的益处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总之,人的修炼到底对自己对人类对宇宙万物的意义是什么?请道长予以适度开导,因为这关系到人修炼的内在动力。
道长给予的回答是:1.修炼名词,不可拟议,不可强猜,修炼到一定程度,智慧开明,自然分清。修炼不到,言之无补。但是有些名词应当认识,勉强解释如下:天心即道心,元神即先天真一之神,阳神即纯阳之神,阴神即纯阴之神(此二者均为无念之神,有念之神谓之识神);阴神能见人,阳神使人见;阴神无法取物,阳神可以取物。识神可炼为阴神,阴神再可炼为阳神,阳神进一步可以炼为元神,元神可与形体分离,而与道常存,长生不死,永恒不灭。
2.后半段指阳神出窍后的功夫,即炼神还虚与炼虚合道两段历程。外部条件必须大静,在市内不适合炼习;危险是生命性的,就象新生婴儿一样。一人独炼很难保障,必须要有道伴护持,即法、财、侣、地缺一不可,同时还要有功德做保障。3.人到底为什么要修炼,因为不修炼则成人成鬼,修炼则成仙成圣。大道是生育人类的根源,如果不修炼则只有从生到死的死路一条,修炼是要解决生死大事,与道为一,脱离生死,我命由我不由天。大道先天地生,不生不灭,无需人的修炼来补充发展完善,但是人若不修则无法完善自身生命。祛病健身只是做凡人而言,尚且存在生死,且有病情反复,俗话说“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因为“人皆食谷与五味”,而修炼者“独食太和阴阳气”,所以说“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修元神修大道是为了做好人、做仙人、做得道人、了生死、了凡心、一得永得。元神不死是通过修炼才能得到的,这些就是修与不修的根本区别。合道入圣,不等于丧失个体,大道没有界限,得道之水滴可入海亦可出海,只身可登仙亦可下凡,可为无亦可为有,所谓“入水不溺,入火不焚”,“聚则成形,散则为炁”,与道同体,参赞化育,那是何等逍遥自在的洒脱境界,又岂是凡夫俗子可以测度的。人修炼的内在动力,在于个人的觉悟,大道给你选择的权利,这也是大道的伟大、与学道的可贵之处。
看了道长的答复,我不由自主想到一句话,一个愚夫提出来的问题,十个智者也回答不出来。但道长的答复的确非凡。识神——阴神——阳神——元神——合道的依次炼化关系,让人顿开茅塞。人为何修道的话语更是十分精彩﹑恳切。这对我们常人来说,似乎是可望不可及的事,但从基础做起,祛病健身﹑延年益寿是肯定的,那就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吧。
顺其自然
学道随笔
书上说,“道有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因师教﹑门派﹑个人体质﹑悟性及切入点不同,修炼中每个人的反应也会千差万别,不可能一个模式。但是,个性里面总是包含着共性,贯穿着共同的道理。第五次请教是2011年4月8日,我将近些年来,自己的反应﹑感受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汇报,提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
道长,您好!感谢百忙中为我释疑解惑。本人自认为,学您的三部书,有三大收获:一是找到了修炼的突破口,在反复尝试的基础上,顺势直透,一举通开,立马发生突变。二是从您的书中学到了顿变后的应对办法,“顺其自然,微意观照”。三是遇到问题时,能从您的书中找到解决的答案。所以我说,三本书使我开了窍(玄窍),入了门(修道门),感受到了先天一炁。您的答疑赐教又使我明白了不少道理,消除了一些顾虑,更加坚定了修炼的信心和决心。看了您上次公布的问答教案,我对什么是后半段功夫和外部环境以及法财侣地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在此深表谢意。但与此相关的仍有几个具体问题,尚不十分清楚,想向道长请教:
1.在个人修炼过程中,如何知道进入或即将进入炼神还虚阶段?顿入无为后,再没大小周天之分,也没有感觉出有什么阶段或明显的层次划分,所走的路程基本上都是“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升升降降降降升升”﹑“出出进进进进出出”,时在下时在上,时在内时在外,时在远时在近。说是无为,有时需要点儿有作,但仍属顺其自然的有为。所以这么多年来就很难分清何为炼精,何为炼炁,何为炼神,愚昧的就连现在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也不知道。我担心的是,会不会就这样一直下去,真的有一天突然进入炼神还虚,毫无准备,岂不是步入险境而不知吗?能否请道长讲讲还虚阶段的征兆或内景,好让后来人了解怎样才是进入了或即将进入炼神还虚阶段?
2.在完成炼炁化神之后和炼神还虚之前,还有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也就是说,前后两半段功夫之间,还有没有一个过渡阶段﹑休息阶段﹑缓冲阶段什么的,以便让人做好继续修炼的准备?如果有,这个阶段或时期大致有多长时间?
3.非专业修炼者有可能达到炼神还虚的层次吗?步入无为后,以戒为要,加倍用功,不忘观照,已有五六年,再加上过去小周天,已是十多年,身体变化比较明显,但与书上对照,似乎连筑基完成的标准也没有达到,更不用说炼精化炁﹑炼炁化神了。有时就想修道艰难﹑路途遥远啊!但时常又觉得似乎是“一顿”入无为,便没有了阶段划分,好比是收割﹑脱粒﹑磨面﹑蒸馍,环环相扣,连续作业,只要细心照看,精心调试,就会正常运转,少出纰漏,时时得功,天天进步。有时(多是在做功时)感觉到气感特别强大,不断“给力”﹑“给热”﹑“扩充”﹑“伸展”﹑“上下翻滚”﹑“内外游动”﹑“势不可挡”,真有一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不通开全身经络决不罢休”的感觉,这时又似乎觉得修道必成﹑信心十足。道长,您说我的这些感觉正常吗?假如我们这些道教门外之人,真的有可能修到炼神还虚地步,请问那什么时候寻求法(财)侣地最为合适?
道长的答复是:1.炼精就是达到无欲,炼炁就是达到无食,炼神就是达到无思。这些都是筑基的功夫,三者达到之后,再说以后的功夫,一点即通,不在拟议中得之。2.这个阶段因人而异,时间上也是可以控制的。3.一步一步,总能达到。
佛仙神道 学道随笔
2013年3月31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楼宇烈,在北京什刹海书院,发表了题为“儒家的礼乐教化”演讲,全文登载于光明日报2013年5月27日第5版上。现摘录一段,共同学习研究欣赏:
中国的儒释道跟西方宗教的概念完全不同。西方宗教里面讲的神与人是完全不一样的。神不仅造了天地万物,还创造了人,是造物主。基督教里面最明显,每个人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是全人类的父亲,人永远在神的统治或者保护下生存。
中国文化中的神不是这样。佛是什么?佛是觉悟了的人。菩萨是什么?是觉悟了的“有情”。
道教讲“仙”,仙是什么?“仙”是“山人”,也是修炼而成的人。儒家拜的是圣人,圣人是谁做的?是人做的。我们现在一讲到对神的信仰就认为是一种对超自然的崇拜。这种说法用于西方的神没问题,自然都是神创造的,神在自然之上,在自然之外。而中国文化中的神却在自然之内,在天地之间的。我们的雷公也好,风婆也好,雨师也好,都是在自然天地之中的自然现象。山有山神,河有河伯,都是在自然之中的,哪有超自然的神?还有一类,是我们生活中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天天离不开的,天天要进门、出门的是门神,天天要做饭吃的是灶神。再有一类,就是刚才讲了,觉悟了的人是佛,修炼好的人是仙,道德高尚的人是圣,也都是人。所以中国文化中的宗教跟西方文化中的宗教不是一样的。
(楼宇烈,汉族,浙江省嵊县人,1934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196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1960年北至今历任京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东方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哲学系副主任等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