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程跃问答 |
程博士,您好!
我家有男宝三岁多,聪明可爱,有时候懂事听话,可有时候又特别淘气,什么道理都听不进去,甚至跟大人对着干,真拿他没有办法。想冷处理,根本不行,打他一顿后才能解决问题,感觉他有时候就是欠抽,我知道以暴制暴的方法不可取,但实在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希望专家支招。
举个最近的例子,到吃晚饭的时候了,小家伙非要吵着出去买东西,不答应就哭闹,还躺地上,怎么劝怎么哄都不行。大冬天的,很冷,感冒很长时间一直没好利落,这样就更好不了了,后来忍不住打了他,才慢慢好了。这样的情况比较常出现,我该怎么样才能既不用暴力,也能哄好宝宝?
家长,你好!
其实孩子因为他小,所以他的行为变化跟成人不一样,成人可能相对稳定,孩子出现有时候听话,有时候不听话这样的现象,第一是非常正常的,所有孩子都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二,如果这样不听话的比例相对比较高,很大的原因不是孩子问题,还是成人在整个养育过程中形成的风格跟模式,而导致孩子对应的反应,孩子非常聪明,他基本上是根据成人经常做出的行为特征来作出自己的行为举动。所以当一个3岁的孩子,如果它开始极其任性,我想不是3岁才出现的,可能3岁前,2岁8个月,2岁4个月就出现了,而这样的特征也是因为家长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特别担心,担心成人的处理会影响孩子,所以成人在更小的年龄里面,有更多的妥协,让步,或者是过度的因为他的情绪不稳定的焦虑,然后担心,围绕着孩子转,乞求孩子不要有这样的手段来表达,这些东西都会给孩子一种强化,让他慢慢的觉得,我用这样的手段是最有效的,可以影响到父母的关注力,所以这方面是需要的。
实际上我不知道你的冷处理是怎么做的,如果只是不理他,但是整个心思还是放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感觉到你想让他不哭,不闹,即便你不同意,好像在冷处理,实际上对孩子而言,只要你注意力还在他身上,这都不叫冷处理,你要离开孩子视线,让他哭,哭完干下一件事,你可以痛快的哭,你可以说这个事不行,一旦说不行的时候态度要坚决,让孩子感觉到这个态度是不可动摇的,而且不是一次坚决,而是每次都坚决,因为孩子之所以使用这个手段,是因为这个手段是奏效的,如果一个手段在孩子那从来不奏效,孩子是不会用的,所以家长应该意识到,打孩子是偶尔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也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事后随着成长这个事情会过去,但是我们并不主张使用这样的策略来处理,所以我想在很大程度上,家长可能还是要更多的反思,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第一个属于不属于正常范畴?一个孩子情绪不稳定,太正常了,如果不属于,我的处理是不是非常到位?如果是到位,我想坚持一段时间,就会产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