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程跃博士金色摇篮育儿早期教育空间位移运动知觉婴儿 |
分类: 程跃观点 |
定向也好、跟踪也好都是为了接近探索对象,或远离回避对象。而这需要身体的空间位移。手在身体不动的情况下,够取东西进行探索,距离是非常有限的,要想够取到远处的物体,就需要进行位置的移动。因此,在婴儿早期发展中一个标志性的动作发展是位置移动。个体真正意义上的位移应当要算直立行走。但在这之前,婴儿已经具备了各种位移能力当然,它们也是按照运动发展的基本顺序发展起来的。
首先是反射性位移,如底足爬行、扶走。这需要成人的帮助。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作为一种训练方式才能表现出来,并不算真正的位移。原因是这时没有位移动机,也不存在位移后的探索。真正的位移一定与某种探索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初的位移应当算是头部移动,如转头,这是探索环境的第一步,它在视听刺激影响下,通过头部的旋转以完成视听定向。
这时位移的基本特点是,位置移动只表现为方向变化,不表现为距离改变。真正的距离上的位置改变,要算是翻身与滚动。这是一种身体低重心移动,特点是全身不离开床面,通过身体的翻滚转动完成从一处到另一处的位置移动。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孩子还不会爬行之前,但对不远处的对象有较强烈的探索欲望时,个体会通过身体的翻滚来实现位置的移动,达到够取特体、接近对象的目的。但这样的移动距离很短,准确性也很差,不是最佳的移动方式的选择,因此,不可能持续下去。
接下来位移运动就过渡到身体中重心移动--爬行,它是从睡卧到行走之间的过渡方式,是一岁内探索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爬行,可以导致相对婴儿而言较远距离的快速移动,这种移动接近目标速度快、定位准确。有了爬行这种空间位移,就能够在没有真正行走之前来解决一些感知探索问题,使智慧的发展同步进行。
因为有了这种中等重心的位移过程,使得进一步提高重心时的平衡问题有了保障。为行走平稳打下了基础。
(为什么要先学爬,原因之一是克服重心的过程是逐步到位的过程,尽量不要一下从低重心到高重心)。这时婴儿开始抬高自己的重心,由爬行转为人类独有的位移方式---行走,一种高重心的运动方式。这时婴儿的视野大大地扩展了,原本只能看到40公分高视野,一下翻倍增长。使得环境的探索能力大大加强。同时在行走基础上,开始了位移速度的变化,快走、奔跳,短时间接近目标,成为下一个发展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亲爱的博友,您是0-6岁孩子的家长吗?您在育儿中有什么经验和困惑吗?经验愿与您分享;如果有困惑可给我留言,愿所有的宝宝都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可以登录七彩摇篮网,解决早教中的各种问题http://www.7caiyaolan.com/
程跃 医学学士、发展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著名儿童发展专家。北京金色摇篮潜能教育机构董事长、总裁,金色摇篮潜能开发婴幼园创始人,被誉为中国儿童心理学博士创办婴幼园的“第一人”,“中国学历最高的孩子王”。目前金色摇篮旗下在全国已拥有近百所高端连锁婴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