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如何解决身躯干(纵轴)控制问题

(2010-11-23 09:20:57)
标签:

育儿

婴幼园

宝宝

控制能力

平衡能力

程跃博士

金色摇篮

分类: 程跃观点

为了能够尽早地进行主动运动,不仅伸肌的问题、重量的问题需要解决,更重要的是还要解决重心控制问题,即平衡问题,我们称之为全面平衡。包括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平衡问题。这是一个重心控制问题,在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躯干即“纵轴”的控制问题。涉及到三个“稳”:上身控制--坐得稳;全身控制--站得稳;运动控制,如行走控制走得稳,奔跑控制跑的稳,跳跃控制跳的稳等等。

 

4个月以前的婴儿无法独坐,你将他拉坐起来,身体或是向前倾倒或是向后倒下,或是倒向一边,只能扶坐或靠坐。经过一段时间,他开始可以摇摇摆摆地独坐片刻,或给他提供一点点支持就能够坐上一会。只有到了六个月以后,他才开始表现出独坐稳的特点,而平衡控制能力在这时才开始真正体现出来。

 

如坐在那里可以自如转身注视不同的方向,或将身体倾斜,改变重心甚至可以翘起半边屁股伸手去够稍远一点的玩具,然后再恢复原位。这标志着上身的平衡控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接下来,婴儿要解决的是全身控制能力,站得稳,站起不跌跤。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婴儿开始可以扶着床边、栏杆、父母的手独站一会了,但这时的宝宝还需要通过手的抓握力度来控制平衡,即需要三个支点或三个支点以上来保持平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感到自己能站稳时,可以稍稍将手放开一会儿,试图独自站立。这时,一但感到无法控制身体的平衡,宝宝会立刻伸手抓住周围的东西或旁边人的手。

 

平衡能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训练。当宝宝可以扶着东西站稳了的时候,家长应尽量鼓励宝宝尝试并练习独站。父母可以将宝宝置于自己的面前扶着他站好,当感到宝宝站稳了,然后将支撑宝宝的手放开一会,离开宝宝身体二十至三十公分,处于保护状态,让孩子尽量自己控制身体来回摇摆,直到无法控制时,再帮助孩子重新站好。慢慢地你的宝宝就有了良好的站立的平衡能力了。当宝宝从睡卧状态转变为独坐姿势,再由独坐变为独站稳定,宝宝要花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这时,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已经为行走做好了准备。但是,我们希望,家长不要急于立刻要求宝宝行走,更不希望家长通过各种辅助行走训练的方法帮助宝宝行走。如扶着宝宝走,用绳或布条围在宝宝身上控制着宝宝走等。

 

因为,这样做会给宝宝的大脑制造错觉,宝宝的大脑会将你所置于宝宝身上的力量作为一种平衡因素进行计算。这样一来,等到宝宝真的开始行走时,常常表现出行走不稳的特征,如往前冲,尤其是在脚下遇到东西被跘以后,常常容易摔到在地,不是前仰,就是后翻。而且,往往会比较严重,常会摔到头部。因为,宝宝的平衡能力的发展仍有缺陷,无法对身体的快速失衡做出反应。

 

因此,我们鼓励年轻的妈妈们,在宝宝站稳以后把运动发展的重点放在不同重心水平的转变和过度上。如让宝宝学习从站到坐,从坐到站;从站到蹲,再从蹲到站,在坐、爬、站、蹲的运动体位之间熟练转换。尽量熟悉不同重心的控制与平衡。这时你可以鼓励宝宝独自行走了。最开始的时候,你可以站在宝宝的对面,鼓励他行走。引导宝宝站在那里将双臂水平抬起,前臂弯曲,手掌略向前上方,以保持自己身体的平衡,尽量站稳,然后尝试着一步一蹒跚、跌跌撞撞迈步向前,快要到你面前时,张开手臂扑向你的怀里。接下来独立行走成了宝宝的主要活动,他喜欢不停地行走,到处走,走来走去,这是他的重点发展任务。从短距离行走到中距离行走,从走不稳到行走稳又自如,需要一个阶段的行走练习。

 

真正的走稳需要到一岁以后,它的标志是,宝宝双手能够垂直放在身体两则,并协调地随行走摆动时,行走稳的目标就基本完成了。最后,孩子不仅能行走,还能快速自如转身,倾斜身体向任意方向够物。在这之后,宝宝还要进一步发展重心控制能力。一种超高重心移动与控制,如跳跃和大幅度的运动体位变化等等。

 

 

亲爱的博友,您是0-6岁孩子的家长吗?您在育儿中有什么经验和困惑吗?经验愿与您分享;如果有困惑可给我留言,愿所有的宝宝都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可以登录七彩摇篮网,解决早教中的各种问题http://www.7caiyaolan.com/

 

程跃 医学学士、发展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著名儿童发展专家。北京金色摇篮潜能教育机构董事长、总裁,金色摇篮潜能开发婴幼园创始人,被誉为中国儿童心理学博士创办婴幼园的“第一人”,“中国学历最高的孩子王”。目前金色摇篮旗下在全国已拥有近百所高端连锁婴幼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