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肤为什么会发炎?=2012年9月中国嘉人美妆杂志Marie Claire Beauty邀稿

标签:
美丽嘉人marieclaire敏感 |
分类: 酒糟、敏感、玫瑰痤疮与脂溢性 |

(图片取自http://www.marieclairechina.com/magazine/mc_beauty/)
Dear 宋医师:
真的不好意思,上周说要发您的采访问题拖了几天,现在问题终于整理好能发您了。
这次的主题是在探讨肌肤炎症;我们将用3位专家会谈的方式来完成这次的主题;分别是皮肤科医师(您)、美国的健康自然疗法专家Dr. Weil以及一位中医师,由不同角度来探讨肌肤炎症的问题。
这次比较好的是,由于有3位专家一起来回答,所以您不用回答所有的问题。附件的QA,是发给您和Dr. Weil的;您可以挑您感兴趣回答的问题答复即可。
谢谢您。
肌肤炎症的相关Q&A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⑫
涂保养品拍打肌肤次数过多
按摩肌肤的力度过大
洗脸用力摩擦肌肤的动作
经常蒸脸或做桑拿
其它?
⑬
一项一项回答:
①
②
在谈「肌肤亚健康」。如果各位以这五个关键词在网络上搜寻,一定可以找到许多正确,更多却是胡说八道的产品与疗法推荐。
首先「亚健康」本就是个新名词,正式西医学界尚未完全接受。以「身体亚健康」为例,指的是「医疗上查不出毛病,但总是觉得这里有问题、那里有酸痛」。遵循同样的思路,「肌肤亚健康」讨论的是「皮肤未必有红、肿、热、痛;但就是不正常」。换句话说,「肌肤亚健康」可能出现了发炎定义中的红、肿、热、痛;但都在非常轻微,不构成明显症状的前提下。至于其它组织液渗出、化脓……甚至厚化、糜烂……等问题,更不应该属于「肌肤亚健康」的讨论范畴。
目前对于「肌肤亚健康」比较有共识的形容就是「敏感肌」。后者同样是皮肤医学界困扰而未正式承认的一个名词。如果一定要讨论,「肌肤亚健康」或「敏感肌」勉强可以定义为「无症状发炎反应」;而且因为「无症状」,因此表皮表现通常正常,单纯在真皮微血管内皮灵敏度增高、白血球与淋巴球略微增加、巨噬细胞与肥胖细胞(mast cell)表达敏锐……等正常边缘表现。
③
④
⑤
⑥
「衰老」是细胞自我修复能力逐渐衰弱的表现。慢性发炎除了发炎物质主动伤害组织,造成细胞伤害压力大增;而且细胞必须不断自我修复,也会大量消耗细胞原本用于发展、维护健康的能力。一来一往之间,组织持续遭受伤害,而且没有能力维护自身健康,当然会加速衰老。妥善地控制发炎,降低不必要的发炎反应(不能完全抑制,以免降低身体的基础免疫力),必然可以减缓老化速度。
⑦
也就是说,既然怀疑错误保养品与错误医美疗程,「让皮肤休息」是「有效帮助肌肤灭火」的第一个关键点(因为抽烟咳嗽者,最重要的治疗基础是「戒烟」)。其次,无论给予任何营养补充或是治疗,必须详细观察皮肤细胞的真实反应;许多治疗(例如类固醇)或许一时感觉舒爽,长久未必是个好主意。「感觉良好」这件事是做不得准的,必须真实观察细胞反应,持续监控皮肤生理结构与功能的真实改变,才能确定所给予的治疗究竟对于皮肤长久影响是正向的?还是伤害的?(详见:「听细胞的声音」…肌肤监测,「更」科学的诊疗方式)
先停止主动伤害,再加上一些帮助肌肤排除内部伤害的治疗方式,才能真正避免引起更多「肌肤炎症的发生,并有效帮助肌肤灭火」。
⑧
首先,无论任何成分,「适度使用是好的,过量使用是坏的」。也就是说,任何成分过度给予,都可能引发组织的毒性反应,这是药理学的圣律。各位可以思考:我们对药物的使用多半是几天,最多是几周;然而保养品的使用往往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持续使用。「广人群、大面积、长时间」的保养品成分渗入,其实正是现在「敏感肌」盛行的主要原因。「什么保养品成分对于减缓或抑制肌肤炎症是有帮助的?」这个问题,不仅应该讨论「什么保养品成分」,还应该讨论「如何确定使用剂量是适当的」。后者,又回到「持续监控皮肤生理结构与功能的真实改变」这个科学结论上。
第二个应该讨论的是:现实状况是民众买不到「洋甘菊」!民众买得到的是「洋甘菊+水+防腐剂+安定剂……」的商业成品!当我们思考「什么保养品成分……」的时候,必须回到现实世界来:我们使用的终端产品是混合物,不是单一或几个有效成分的纯粹组合。即便讨论「5%洋甘菊原液」,我们也必须谨记在心:真正影响皮肤健康的,究竟是「5%洋甘菊」,还是「95%的其它成分」?
我是位皮肤科医师,广义的科学工作者。在科学观察中,我们时时记得「这是一个现实世界」。单纯、理论地讨论「什么保养品成分……」是没有意义的,仍旧只有「持续监控皮肤生理结构与功能的真实改变」,才是现实生活中唯一合理、科学的作法。
⑨
既然思考「皮肤已经受损」而且受损原因倾向于「保养品成分的过度渗入」,临床中最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停止保养品使用」。多年来藉由肌肤监测,我个人将皮肤科医师惯用的「停止保养品使用」这个技巧,更清楚地发展成「断用保养品与洗面奶、药品……等外用成分;然后观察皮肤真实反应」这个俗称「十四天不洗脸」的实用技巧。
藉由观察「十四天不洗脸」之后皮肤的显微反应,我可以更细致、更准确地协助与指导皮肤受损患者的自我修复及营养补充。经过几年的实际操作,我们确实大幅改善了多位「敏感肌」患者的临床症状。「藉由肌肤监测确定皮肤的真实反应」应该是最安全、最科学;大幅减少皮肤发炎的最好方式。
⑩
⑪
a、
b、
⑫
美容或医学美容疗程,基本上都有些「先破坏、后建设」的锻炼意味。然而各位必须理解,这些「锻炼」必然需要修复时间,而且「锻炼」强度也必须是身体能够承受的。虽然健身可以帮助肌肉强健,如果前一天健身强度过强,也可能造成肌肉拉伤的困境。因此,确定美容或医学美容疗程的绝对安全,就是避免「护肤习惯导致肌肤炎症」的不二法则。这个「确定」的实际作法,就是呼吁建立「使用保养品/疗程时,请随时监测肌肤反应」的正确心态。
⑬
简单地说,急性皮肤发炎时,微血管会先以大量扩张作为紧急因应。如果皮肤的发炎压力持续存在,进入亚急性、慢性发炎阶段,「微血管扩张」就是必然的生理反应。这就是「酒糟鼻、肌肤泛红、红色痘疤」持续发红不褪的根本原因——皮肤仍旧处于「慢性发炎阶段」。
我的结论:
保养品价格相对低廉而普及、医学美容盛行的今天,表面上是「敏感肌」,实际上是「慢性无症状肌肤炎症」的存在,成为皮肤医学的重要课题。
要想预防「肌肤炎症」的发生,或者降低既有「敏感肌」的严重程度;「阻断病因」是一个重要策略。阻断了主要的「肌肤炎症」诱因,也就是错误保养成分的过度累积,以及医美疗程的错误使用,我们才能进一步谈到「正确治疗肌肤炎症」。
想要「正确治疗肌肤炎症」,除了「阻断病因」之外,可以考虑给予一些安全的营养物质。所谓「安全」,当然意指「经过长期监测之后,确定长期剂量不影响皮肤解剖生理结构与生理功能」。这部份,就是我一直提倡「实际监测细胞反应」的肌肤监测行为;后者其实就是药理学现实中使用已久的上市后监测(PMS)机制。
因为上市后监测机制,人类因此避免了许多原先不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将这个机制引进到使用更广泛、影响人群更悠深的保养品领域来,皮肤科医师才能真正为人群的身体健康(不只是皮肤健康)作良好把关。
这是皮肤科医师身为科学工作者的天职。
部落格设置目的:
①
②
③
补充阅读:
化妆品成分也需要上市后监测(PMS) 2011-01-06 18:10
「安全」保养品的讨论=张丽卿老师格文后续讨论 2012-04-19 15:39
「乳液=油+水+接口活性剂」的再一次解释 2011-03-17 21:45
敏感性肌肤的产品使用问题=又干、又油、又粉刺、又脓痘、又敏感、又发炎 2011-02-12 16:55
呼吁建立「使用保养品/疗程时,请随时监测肌肤反应」的正确心态 2011-01-06 16:11
「肌底液」到底是什么玩意儿?=2012年08月号中国精品购物指南杂志采访 2012-08-01 21:10
肌肤监测,唯一的「医学」美容!=新书的导读文 2012-03-22 15:47
「听细胞的声音」…肌肤监测,「更」科学的诊疗方式 2011-12-31 17:08
敏感/酒糟肌肤的自我疗护—谈「十四天不洗脸」的自然医学学理猜想 2011-01-06 20:30
从「先破坏、后建设」谈除疤!? 2011-03-17 16:24
什么样的医学美容治疗,「一定」要配合肌肤监测?=微博答客问20110827 2011-08-27 18:22
化妆品成分也需要上市后监测(PMS)=邱品齐医师格文引用
2011-01-06 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