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混淆的肌肤问题=201207中国嘉人杂志Marie Claire访问稿之二

标签:
宋奉宜黑眼圈眼袋色素角质发炎卡斑左旋c果酸雷射激光雀斑敏感酒健康 |
分类: 酒糟、敏感、玫瑰痤疮与脂溢性 |

(图片为网络撷取,中国Marie Claire嘉人杂志2012年6月号)
主题2:容易混淆的肌肤问题
很多人搞不清处自己的肌肤问题是哪一类,在此来做下知识普及吧!
Question 1.黑眼圈的种类和解决办法?
Answer:俗称的「黑眼圈」,可以简略地分为「真黑眼圈」与「假黑眼圈」:前者代表「真正有黑色素沉淀」,后者则是「没有黑色素沉淀,但是看起来黑」。原因不同,解决方式当然不同。
「真黑眼圈」是局部的色素沉淀现象。又可以分为「发炎后的色素沉淀」与「局部角质堆积的色素沉淀」二种。前者可以因为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肤炎等原因,反复发炎造成眼下色素沉淀。后者可能是眼霜、眼影等保养品的长期伤害,导致局部干燥的角质堆积。或者颜料沉淀于角质层内,使得局部变黑。
前者的治疗应以全身治疗为主体,局部治疗为辅助:治疗全身性的过敏反应,局部可以考虑美白雷射或美白产品。后者已经是局部伤害,不建议美白雷射或美白产品(美白产品多半有局部刺激表现),而是以皮肤照护,让酸性保护膜自然修复,渐渐褪去错误堆积的老废角质为首选。如果以果酸、左旋C或钻石微雕、微晶磨皮为手段,可能造成局部伤害更甚,问题益发严重的后果。
至于「假黑眼圈」,其实多半是眼皮下的血管郁积,紫青色微血管的外显表现。原因可以是全身过敏或熬夜的血管郁积——如果长期坐或站,眼球如沙发椅般持续「坐」在眼下脂肪上面,眼下脂肪的微血管循环当然不好,郁积是必然的结果。因此治疗敏感、减少熬夜甚至局部温敷、促进血液循环都是可能的作法。
要当心的是「局部温敷」的适度性——虽说黑眼圈可以分「真」、「假」;但是「真」、「假」黑眼圈往往同时存在。如果已经有眼下皮肤干燥、角质过度堆积的现象;这时候还过度温敷、湿敷;可能改善了血液循环,却加重了角质堆积的黑色反应。
另外,「眼下血管色素明显」往往也代表着「眼下皮肤的真皮脂肪部位因为年纪增加而渐渐变薄」。意思就是说,一层薄薄的纸片,背后的血管会非常明显。如果加厚纸片,比方说加厚100张,更厚的纸团就可以遮蔽背后微血管的颜色。「增加眼下皮肤厚度」因此也是「假黑眼圈」的一个治疗手段。目前比较常用的「玻尿酸注射眼袋、泪沟;填充眼下皮肤的厚度」就是这个原理。
最后,再补充一个「更假的假黑眼圈」;其实就是眼袋阴影。因为眼袋的肿胀,使得眼下出现阴影遮蔽现象。这种的「黑眼圈」有个特色:站着明显、傍晚明显、躺着……就没有了!?至于「治疗」方法……眼袋嘛,动手的方法就是开刀、抽脂、溶脂、电波或光波紧肤;不动手的方式可以选择皮肤按摩、增加局部皮肤强度,让皮肤重新回春的保养成分。
由此可知,这么多不同原因都会导致黑眼圈。不同原因必然有不同治疗方式;错误的诊断还会导致症状恶化。有了黑眼圈?请先找医师确诊……
Question 2.敏感和过敏出现的肌肤表征,到底应该怎么区分?
Answer:「敏感」与「过敏」某个程度上算是同义辞。如果一定要区分,「敏感」通常意指全身表现,「过敏」多半是局部皮肤现象。
因此「全身敏感」的朋友,必然有脸部以外的皮肤红疹、块状发生——例如荨麻疹的风疹块。至于「过敏」的案例,比方说「手表背面的金属接触过敏」,就会有周界清楚明显、特定区域局限的特征。
Question 3.斑点的种类和特征,是否能够判断自己是属于哪种斑点?又该如何针对治疗?
Answer:编辑的野心太大,想问及所有的斑点……我只谈谈「几种常见的斑点」吧。
卡斑:首先,以目前皮肤科相关知识来说,皮肤斑点由浅至深可以是表浅角质堆积,也就是所谓的「卡斑」。这种角质堆积现象,一般以果酸换肤、钻石微雕与微晶磨皮作为处置手段。就最新的知识理解,这样的处置手法是错的!角质既然「已经」堆积,就代表着皮肤的自我代谢、净化能力是有问题的。不去深究问题发生,并且好好改善问题;却继续使用更多破坏手段处理这样的问题,结果当然是「长久处理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是「愈处理,情况愈严重」。
雀斑:这是最简单、最常见的表皮斑点;如果好好防晒,就会在秋、冬渐渐缓解;春、夏再度出现。这种斑点的治疗重点在于预防,通常不在于治疗。
一般黑斑:肝斑、色素沉淀与(岁月)晒斑都在表皮基底层层级。理论上的作法是左旋C等抗氧化还原黑色素,或者雷射烧除黑色素颗粒。实际上,肝斑属于非常活跃的色素斑块,建议保守治疗。色素沉淀与晒斑可以考虑稍微积极的处理。因此,实务上应当「先养好皮肤。确定皮肤健康,能够承受酸性刺激或雷射伤害,再斟酌治疗之」。
深部痣斑:真皮层或者表皮真皮间杂的黑色素,基本上属于先天遗传为多。如果没有表皮或真皮伤害,可以以雷射治疗。
部落格设置目的:
①
②
③
补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