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班主任校园 |
分类: 校园.声音 |
作为天底下最小的主任,班主任无疑是不少孩子上学时期的“梦魇”,当逃课、不专心、早恋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个人要对你“婆婆妈妈”,牢牢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以“江湖百晓生”的姿态对你进行“批评指正”“指手画脚”。这个被称为“班主任”的人,有时甚至可以跟喜欢念咒的唐僧“相提并论”。不会七十二般变化的学生,不产生“恶感”就已经算神经比较大条了。
博主是过来人,也曾经不喜欢过某一两位班主任,同时也见到过不少同学“不堪”批评,与班主任“势同水火”的案例。可以说,遇上调皮捣蛋脾气倔强的学生,即便是中学阶段的师生关系,有时候甚至也可能比医患关系还“对立”。
不过,如果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做一个中学阶段的班主任,的确是份苦差事。根据2009年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班主任的职责实在太多太细,包括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情况……指导开展文体娱乐、社会实践等等。既要做心理辅导员,又要做纪律监督员,还得是学生的安全责任人,不练就“三头六臂”,实在很难跟得上动辄几十人班级的脉动。由于在许多地方中学生都是寄宿制,班主任的工作几乎就是24小时“上发条”。
操心、得罪人、压力大、责任重,班主任可谓是教师群体里最累的。正因为如此,许多有过来经验的老师都不愿“重操旧业”。而班主任津贴则长期维持在15元的水平线,这样的待遇实在很难激发“有志青年”的雄心壮志。
但一个班级总得有一个班主任存在。
珠海七中设置“班主任节”,算得上是对班主任这份“劳苦功高”职业的一种另类褒扬。初衷无疑是对“劳苦功高”的班主任老师表达一点感恩之心。某种程度上说,其形式也较为独特和新颖。
不过,设置“班主任节”就好比“教师节”和“谢师宴”一样,即便初衷不错,也需要预防其“变异”。如你所知,如今,每到教师节,便有学生和家长“送什么好”的苦闷,教师节甚至有沦为“送礼节”的议论。
“班主任节”如果不能把握尺度,也不排除会走偏。留言板上的几句好话,“帅帅姐”“选哥”的亲密称谓,如何挡住“时光荏苒”的侵蚀,也是一个需要警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