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校的主角是人还是景

(2012-02-15 08:36:40)
标签:

生活

名校

校园

分类: 校园.声音

    一个是光影意境文化见长,一个是真人出镜活力取胜;一个是宏大叙事凝重舒缓,一个是轻松直白趣味盎然……近日,北大和耶鲁两大名校的宣传片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很多人看过之后认为北大的宣传片“跑偏”成了风景名胜片,而耶鲁宣传片则真实自然,更关注学校和学生的状态。对此拍摄北大宣传片的陈宇副教授称,北大的片子是一部形象宣传片,更是一部艺术片,“旨在传承中国文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气质”,耶鲁大学宣传片目的是“招生”,“两个片子不具有可比性。”

  北大显然有些冤枉。毕竟两个片子的目的不同,形象宣传的要求是尽量展示风貌、现状、历史、气质和展望,它传达的可能只是一种概念。而招生宣传片的目的则是为了吸引更多学生来报考,要实实在在地展示学校在各方面的实力。从各自的诉求标准来客观评判,两个片子都是优秀之作,如前所述,北大的片子从头到尾不着一字,“得意忘言”,博雅塔、日晷、竹林、未名湖、蔡元培铜像等景致相继出现,在光影和音乐的映衬中呈现出了一种韵致、积淀和厚重感。耶鲁大学的宣传片是由本校学生主创,100多名学生出镜,住宿、选课、图书馆、社团活动、多元文化等都通过歌舞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对耶鲁的方方面面都有最直观的了解,新鲜有趣、抓人眼球。有人形容这两个片子,一个是水墨画,一个是歌舞片,正好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演绎。两部片子无疑都是成功的,甚至从纯艺术角度来看,北大还要更胜一筹。

  然而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用耶鲁的片子来做形象宣传,用北大的片子来做招生宣传,效果会如何呢?

  在片中,建校310年的耶鲁只是对历史一带而过,迅速把视角转入当下,它不厌其烦地展示在耶鲁所能学到的课程、人性化的指导、学生的发展、宽松的氛围,甚至宿舍沙发、食堂沙拉这些细节都不放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活力、有无数可能性的学校,结尾处学生载歌载舞,大多数人已经有了很鲜明的印象。反观北大,从头到尾我们只看到北大的景点和铜像,虽然也有学习、体育的展示,但是对于一个新生来说,这的确有些缥缈和不真实,他可能想背着相机进去观光,至于报不报考,似乎还真不好说。有人认为两部片子反映了“耶鲁的优势是人,北大的优势是景;耶鲁的自信是当下,北大的自信是历史;耶鲁有话唱出来,北大有话说不出”,甚至认为“北大有历史,耶鲁有未来”,这显然有些夸张,但是由此延伸出来的机构视角、文化语境中的突破与创新等倒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先说视角。耶鲁宣传片是学生拍的并且是给学生看的,观照的就是他们自己,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让人有加入他们的冲动。而北大宣传片是老师拍的(似乎也是给校方看的),它展示的是观念的北大,是一个大而化之的范畴,很唬人,但是不亲近。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它关注的是机构本身还是学生本身,这就不仅是姿态的问题,而是教育观念的差异了。这些天哈佛大学的人气急升,就是因为出了一个林书豪,但谁听说过哈佛靠校内景点吸引眼球的?再说文化语境,北大宣传片的宏大叙事明显带有张艺谋早期的风格,而现在张艺谋自己都说,“就算深沉的文艺片,如果是个大闷片,我也看不懂。”对于北大来说,在概念上它早已经足够宏伟,当务之急,是如何让真实的学生成为学校的第一主角,这才是一个名校的应有形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