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和水宫之间不算远,走一条胡同就能到。不过由于4个人要分成两支小分队,所以在一起时只走了皇宫。水宫是我从婆罗浮屠回来后再去参观的。走完之后发现,以我的速度,如果真要在一天里走全,可能是可能,也会累趴下。尤其白天的日惹城,天气预报是40℃的气温,走在室外不到半小时就汗流浃背。
日惹的皇宫建成于1756年,是由日惹苏丹国首任国王哈孟古•布沃诺一世设计并修造的,至今王族一家依然居住在宫内。也因此,只开放了一部分相当于戏台和储藏室的地方。比如特殊演出厅、茶具收藏房、乐器收藏房、皇室照片展览室、马车储藏室等。
▼1

▼2

▼3
这些半开放式的大厅都是不允许进入的,看着光可鉴人的地面,就想着“肯定很凉爽,好想躺一躺啊!”

▼4 同样不允许进入的建筑之一,很有欧式风格。

▼5

▼6 大多数当地团队都会在庭院里合影留念。

▼7 印尼传统布料Batik的制作过程模型。

▼8 这一栋感觉像新建的,里头有苏丹的办公桌。

▼9
▼10
而最独特的风景恐怕是穿着传统Batik服装,腰后插着格利斯短剑,赤脚行走在宫内的的侍卫了。

▼11

▼12
这些外围的侍卫们年龄大多数都处于退休状态,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很受当地人的尊敬,晚年生活也能得到皇室的保障。

▼13

▼14
从婆罗浮屠回来后,又去了距离皇宫不远的水宫。所谓水宫,说穿了,是苏丹国王的“酒池肉林”,妃子们在泳池内洗浴,国王在二楼观赏,看中哪一个,带入楼内。为了这个目的,两百多年前的苏丹国王请葡萄牙建筑师在皇宫外围区域修筑了一片由水渠、暗道、池塘和宫殿组成的建筑群。同时为了保住秘密,在完工后处死了建筑师。今天,由于战争和地震,以及政局的变迁,本来处于皇宫区域内的这片建筑群,只留下残垣废墟,绝大部分地方早已成为当地的居民区。据说,就连这个主要建筑——大水池,也都是后来再修葺的。注意到门楣上的头像了吗?这代表了皇室的尊严,每一位进入的人都需要脱帽、鞠躬行礼。

▼15

▼16

▼17 底楼的炕。吓了一跳,我这是在东北吗
。可后来在建筑群残留下的其他房屋里也看到类似的炕,请的向导说是天冷的时候可以烧柴加热。于是有点好奇他们对于“冷”的定义。
原本想再去看看地下清真寺——Sumur
Gumuling的,跟司机比划了好久他都不是很清楚,带错了地方。情急之下,他询问了停车场的大叔,请他带我去。春的衬衫后背被汗湿透
,不肯再走了。我于是跟着大叔在小巷里穿梭,才发现无论是如今的水宫、路经的这些建筑以及地下清真寺,当年都是“水宫”的一部分。大叔带路很尽职,给了2美刀的小费。本来我还对水宫附近殷勤的自荐向导有点避之不及,兜了一圈后发现,如果没有向导,要找到这些建筑、了解用途还真的很不容易。
▼18 Gagar
Dubaya,也是免费进入的废墟之一,位于小土坡上,可以看到水宫的塔楼一角。

▼19 如今成为当地人纳凉、玩耍的地方。

▼20

▼21 不知道在拍摄什么小剧本。

▼22 能看到这样一个圆形的建筑,后来大叔带我们去了以后才发现,这就是地下清真寺嘛!

▼23
跟着大叔,穿了好几条这样的地下隧道。隧道内很凉快,也许这也是国王将水宫大部分建筑造在地下的原因?

▼24
路经的小巷有几条看上去很迷人,如果有时间,穿街走巷探访一番肯定也不错。比如,这家咖啡吧。

▼25

▼26

▼27 水宫的厨房,也是普通侍卫和宫女们的餐厅。

▼28 门口有水井。

▼29 忘记这里是做什么的了,桑拿池?

▼30 地下清真寺。据说站在这里,声音可以传得很远。没敢试,因为脚步声的回音就很大。

▼31 头顶的蓝天。一根电线横跨而过,风筝的残骸在风中摇荡。

▼32
很难想象,如果从高空俯瞰日惹,是这样密密麻麻的红瓦建筑。展开,如同无数本时间和空间重叠的故事书。

…………………………………………………………………………Tip……………………………………………………………………………………
1.日惹皇宫开放时间是每日上午,8:30--12:30/周五、六11:00。应身着正装,不允许戴帽子。门票125000盾,相机1000盾。星期三10:00~12:00有傀儡戏表演,星期六10:00~12:00有印尼皮影戏表演,星期天11:00~12:00有Ramayana或Guluk舞蹈表演。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会举行皮影表演(Wayang
Kulit)。具体表演时间建议询问售票处。
2.水宫的开放时间是9:00--16:00,门票:5000盾。参观完皇宫后,可以沿着西侧胡同一直往南走,就能到水宫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