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8 21:50)
这一年来,只能在城市里蹦跶,再宅的人也按捺不住骚动的脚丫子了。看着在冷空气里明艳艳的蓝天,逛了一圈自然博物馆,顺便到隔壁的雕塑公园赏梅。梅树虽然不多,但是品种不少,绕着水景的步道曲折,算是城区里正当时的景致了。
(2020-10-18 20:49)
原以为懒散如我,游记的债会累积如山,却没想到今年会是彻底停摆,步入回忆的一年。还是两年前秋天去的富山。没什么明确目标,就是随便逛逛。听说八尾町是日本百条最佳道路之一,公交也方便,便提上了日程。
↓1 从富山市中心出发,公交车摇摇晃晃地越开越僻静,半小时抵达这条雨后的街道。将近午间,不算狭窄的路上却空旷地如同清晨还未苏醒的样子。
↓2 路边的神社。
↓3
(2020-10-10 12:05)
手机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便捷性更是无可比拟,以往包里始终放着相机的我,也不可免俗地把手机当做日常记录的主要工具。然而,兴致起时,我还是喜欢拿起相机,毕竟,无论是色彩、像素还是景深,手机还是远远不及。
↓1 钟爱的松饼。
↓2 煎松饼时贴了两片薄荷叶,增加趣味之外,还有着薄荷淡淡的辛香。
↓3 煎鳕鱼和龇牙咧嘴的粽型面包。
(2020-09-13 13:20)
(2020-09-08 15:22)
↓1
不能免俗,3月里最终还是炸了油条。迷你版油条在高筋粉里加入了黄油和鸡蛋,连爸爸和妈妈也赞不绝口。
↓2
列巴,当然不是原始的能当棍子的那种,口感扎实有弹性。早晨烤两分钟,当早餐绝佳。
↓3 周末早餐:烤切片面包,单面煎蛋,腰果和自制蓝莓果酱。
(2020-09-06 13:08)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对热量的需求也逐渐减少,即便是个吃货,也只能屈从于自然规律。自己又不愿意晚上吃得太晚,除非休息天,从到家更衣、备菜到上桌的时间,自我要求在半小时内完成。这样,晚上的时间相对更从容和自由一些。
↓1
周末烧一锅蹄髈,可以凑两三天工作日晚餐的正菜。在蹄髈里扔些鲜笋和百叶结,就是升级版的腌笃鲜。然后烫个西蓝花,煮根玉米。营养美味的晚餐达成!
↓2 还是升级版腌笃鲜和烫西蓝花,主食换成咸肉丁豆瓣饭。
&
(2020-07-25 22:58)
漫长的梅雨季终于过去,还算舒朗的夏日傍晚,邂逅一个小小集市。
(2020-03-23 10:10)
渐渐喜欢草花,尤其一年生的,每年都有新体验,还省心。
↓1.
↓2. 洋水仙-新娘皇冠。
↓3.洋水仙-花之惊喜。
↓4.酢浆草--粉梦,即将进入盛花期。
(2020-03-22 11:58)
转眼一年多了,第一次去温州,没想到宾馆就位于温州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五马街上。这条1984年就被定为步行街的街道,98年再次修缮,重新开放。
↓1.
↓2.
支路上,沿街的地砖还在铺设中。榕树长长的气根在空中飘荡,斑驳的树荫带来一丝清凉。
↓3.
创办于1971年的温州第八中学就位于五马街上。当时看门头,还以为是民国年代的学校。
↓4. 学校旁建
(2020-03-15 13:24)
↓1.
冬天来临前的最后一顿色拉。力荐黄花鱼子酱,淡淡的腥味可以忽略不计,鱼子酱特有的爆浆口感和鲜香才是愉悦味觉的灵魂。
↓2.
开水家买的鱼头鱼尾套餐里还带着切段的鱼骨,阳台摘两根迷迭香将鱼骨煎炸。紫橄榄拌胡萝卜,浇一勺鸡枞油,香脆爽口。蒸土豆做主食。再加上红心猕猴桃和西梅,快手餐完成!
↓3.
买一张馕,可以吃很久。野葱炒鸡蛋,渍嫩姜,拌万年青干菜,冷藏里掏出最后的一捧葡萄,切个红心猕猴桃,又一顿快手餐。
↓4.
西红柿+蘑菇+毛豆的美拉德反应令人痴迷,用来做意大利面是完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