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英寸Surface Pro 4完美适配Win 10的四大原因

(2015-09-16 09:19:00)
标签:

杂谈

创见干货:Surface Pro 4 即将问世,采用 13 或者 14 英寸显示屏的传言不绝于耳。这些捕风捉影言论中的新特性无非就是配有更大的显示屏,这恰好与刚刚推出的 Windows 10 操作系统产品的优点相得益彰。Surface Pro 系列产品的显示屏稳步增大,从 Surface Pro 2 和 Surface Pro 的 10.6 英寸显示屏到 Surface Pro 3 12.1 英寸,由此看来传言也绝非空穴来风,Surface Pro 4 配备 14 英寸显示屏再配合 Windows 10 使用,真的是天生一对。

14英寸Surface <wbr>Pro <wbr>4完美适配Win <wbr>10的四大原因  不久前,微软最终决定进军硬件领域,与戴尔、惠普、联想等友商竞争。微软表示建立 Surface 产品线的初心就是为了展现 Windows 系统的魅力。实际上,Surface 平板电脑是 Windows 爱好者心目中理想的硬件产品,更是一扇窗口,大家能透过它看出微软对 Windows 操作系统产品的规划和愿景。

Surface Pro 4 即将问世,采用 13 或者 14 英寸显示屏的传言不绝于耳。这些捕风捉影言论中的新特性无非就是配有更大的显示屏,这恰好与刚刚推出的 Windows 10 操作系统产品的优点相得益彰。Surface Pro 系列产品的显示屏稳步增大,从 Surface Pro 2 和 Surface Pro 的 10.6 英寸显示屏到 Surface Pro 3 12.1 英寸,由此看来传言也绝非空穴来风,Surface Pro 4 配备 14 英寸显示屏再配合 Windows 10 使用,真的是天生一对。

多任务多窗口运行呼唤更大屏幕

14英寸Surface <wbr>Pro <wbr>4完美适配Win <wbr>10的四大原因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的一切都是关乎生产力。微软通过提升的 Snap 分屏功能(最早出现于 Windows 7)进一步凸显出实现多任务多窗口运行的多种方式。现如今,Windows 10 的 Snap 功能在多任务上将会带来更多惊喜,用户可以将 Win32 的应用程序和全新应用商店里的应用并排窗口运行,用户甚至最多可以同时运行四个应用,每一个应用都以窗口形式运行并排列在屏幕的四个角落。

如果 Surface Pro 4 屏幕更大,用户就能在每个独立运行的窗口中看到并操作更多内容。可以说微软是在引领多任务多窗口运行的潮流,但是竞争对手也在伺机赶超。三星已经尝试通过多种方式在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 Galaxy 系列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实现手机应用的多窗口运行;而苹果在其 iOS 9 系统中添加了同时运行两个 iOS 应用的能力。

实际上,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上通过 iOS 9 来展示多任务操作功能就引起了业界的遐想,大家认为该功能将在尺寸更大的 iPad Pro 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微软史无前列地将 Surface Pro 平板产品线定位成带来超凡生产力的超极本,而 14 英寸的 Surface Pro 4 将进一步实现这一愿景。Surface Pro 前两款产品的屏幕尺寸稍显局促,很难体现出多任务和生产力的优势。

直到微软发布 12.1 英寸的 Surface Pro 3,消费者才开始关注微软的平板电脑。预计屏幕更大的 Surface Pro 4 将会与 Dell XPS 13、Asus Zenbook UX305 以及 HP Spectre x360 展开激烈竞争。据传三星甚至也想通过其一下款大屏幕的 Windows 系 Slate 平板电脑在这异常激烈的平板电脑市场中凑凑热闹。

大屏幕更显触控笔魅力

14英寸Surface <wbr>Pro <wbr>4完美适配Win <wbr>10的四大原因

微软历来支持笔迹功能,作为 2000 年早期 Windows 系平板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功能深受学生党和专业商务人士的欢迎,做起笔记来十分方便。现如今微软在 Windows 10 上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笔迹功能体验。Windows 10 上的全新 Microsoft Edge 浏览器能够让用户在网页上截屏并做笔记注释。

如果 Surface Pro 4 拥有更大的显示屏,那么标记操作则会变得更为简单。倘若要在 Surface 3 或者 Surface Pro 3 上相对较小的屏幕上用粗短的手指对页面进行标记操作还是蛮有挑战。

此外内容较多的页面注释内容还可以轻易发送到 OneNote 中保存并分享。在纸上和在触控屏上写字是两种完全迥异的体验,在触控屏上,写出来的字迹往往更显粗大,这种感觉就好像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学着在纸上涂鸦一样。希望更大的屏幕尺寸能够让用户在数字页面上写下更多的内容,而无需频繁上下滚动页面。

大身材下的电池续航力

14英寸Surface <wbr>Pro <wbr>4完美适配Win <wbr>10的四大原因

Surface Pro 4 极有可能配备英特尔第六代 Skylake 处理器。在 2015 年英特尔开发者论坛 (Intel Developer Forum) 上,英特尔通过搭载有 Skylake 处理器的改装版 Surface Pro 3 来展示这款全新处理器的性能。在处理器芯片性能演示中,这款改装的 Surface Pro 3 竟能以 60 帧每秒的刷新率同时驱动三台 4K 显示器。此外在英特尔第九代集成显卡的基础上,这款 Surface Pro 3 在解码 4K 高清视频时,处理器占用率仅为 1%。Skylake 处理器的性能可见一斑。

实际上 Skylake 处理器最大的亮点在于超低功耗以及智能能源管理所带来的电池续航力的显著提升。相较于英特尔第五代 Broadwell 架构的处理器,Skylake 处理器究竟能带来多少电池续航力的提升仍不得而知。但纵观历史,英特尔每一代处理器都能在电池续航力上取得不错的提升表现。

即便 Skylake 并不能带来任何电池续航性能的提升,如果 Surface Pro 4 真的采用 14 英寸的显示屏,那么这就给了微软足够的空间去容纳一块更大容量的电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提升电池续航时间。

当前 Surface Pro 3 的官方电池续航时间为 9 小时,但实际使用中的电池续航时间是要低于这个标准数据。在魔鬼电池测试中,笔者将显示屏的亮度调到最高,最后 Surface Pro 3 的电池续航时间仅为 3 小时 55 分钟。大尺寸显示屏的平板电脑能容纳更大容量的电池,这为用户提供一整个工作日(8小时)的实际电池续航时间带来可能。

电池续航力的提升有助于降低微软和英特尔在 Windows 10 和处理器功耗 Bug 上的负面影响。据一些用户反映,在升级到 Windows 10 之后,电池续航力降低了 10%。目前这两家公司展开通力合作,进一步优化英特尔处理器在 Windows 10 操作系统下的电池性能表现。

虽然电池续航力上会带来不错的提升,但是平板电脑的便携性会有所降低。配上更大容量电池的 14 英寸的 Surface Pro 4 必然不会太轻便,目前 12.1 英寸的 Surface Pro 3 在不佩戴触控笔以及实体键盘的情况下就有 0.79 公斤重。

影音娱乐,越大越精彩

14英寸Surface <wbr>Pro <wbr>4完美适配Win <wbr>10的四大原因

Windows 10 也并非全然为工作而设计而缺乏娱乐性,微软致力于为用户在休闲时间带来全新的应用和一流娱乐休闲体验。

对于 Xbox One 用户而言,Windows 10 的串流功能可将 Xbox One 游戏内容投射到 PC 上。如果有人在客厅里看新闻,影响到打游戏,用户可直接通过家中的 Wi-Fi 网络将游戏内容投射到 Surface Pro 4 14 英寸的显示屏上,连上 Xbox 游戏控制器,即可安心玩起游戏。

实际上,Surface Pro 4 的显示屏仅仅用作 Xbox One 游戏主机的远程投射屏幕而已,Windows 10 内置的串流功能可将游戏主机的内容轻松投射到家中 Wi-Fi 网络所覆盖的任何设备上。

在大屏幕上欣赏电影是一件令人享受的事情。尽管 Surface Pro 3 有着 12.1 英寸的显示屏(3:2 的画幅比专为提升生产力而设计),但是大部分电影的画幅比是 16:9,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电影在 Surface Pro 3 上都无法实现全屏播放。未来 14 英寸的显示屏为电影播放带来了更多的画面空间,即便是宽银幕式电影也不在话下。

对于游戏玩家而言,Skylake 处理器以及集成显示芯片性能的提升更加实在。配上 Skylake 处理器的 Surface Pro 4 倘若配上英特尔的 RealSense 摄像头,无疑为游戏玩家开启了体验增强现实游戏以及生物识别安全系统的神奇大门。

文章来源 Four reasons why a 14-inch Surface Pro 4 would be perfect for Windows 10 本文由 TECH2IPO /创见 梁超编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