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老子》的原貌
(2024-01-06 14:54:38)
标签:
文化 |
作品表现存在的框架结构必然会遵从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这是在一定标准和原则构建下展示出一种次序和结构之美。
对于纯文学爱好者来讲真实的《道德经》可以是一篇画面宏大的佳作。
对于有志提升个人境界的人来讲这是一本写心境界与潜意识世界以常法互动而刻画个人或构建共同标准和原则的典籍。
显浅的道理不要因名利的执着而湮灭自己求真的道路。只有结下无数善缘才能求得跨越不同的时空刻度的真理,从而思考远方。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6章】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24章】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20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15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53章】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4章】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21章】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62章】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故去彼取此。【12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47章】
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52章】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13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贞﹞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37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道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32章】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66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
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39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6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迭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7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77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79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章】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9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35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67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3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34章】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4章】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51章】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国】观邦【国】,以天下观天下。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3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1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28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6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38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76章】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50章】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69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
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59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18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19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65章】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74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72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