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还能回到慢饮食 (Slow Food)的时代么?

(2014-06-22 01:49:10)
标签:

美食

slowfood

leuven

慢饮食

----写在比利时鲁汶慢饮食协会 (SLOW Food Leuven)开幕仪式之前

 

慢饮食(Slow Food)是意大利人Carlo Petrni 在1986年开始发展的一次饮食运动。最初该组织提倡细嚼慢咽享受美食和慢生活的愉悦(和快餐及快生活争锋相对),之后逐渐转变成一种绿色美食主义(eco-gastronomy),并致力于从餐桌开始改变经济不平等,全球变暖等一系列迫切的问题。慢饮食美食主义者用哲学的语气说‘我吃故我在’,他们提倡选择当季食材,偏爱本地特产(以减少运输中产生的碳足迹)和小型传统手工作坊生产的绿色环保食物。我所住的比利时大学城鲁汶便有一家称为Rossi的意大利餐厅已慢饮食独树一帜。

 

其实中国的饮食文化早有慢饮食的影子(又或者我们才是慢饮食的鼻祖?)。我们历来就有讲究吃时鲜货的传统,比如在上海我们春天吃春笋,夏季吭西瓜,秋季的螃蟹是难以忘怀的肥硕和鲜美以及冬天霜冻过的青菜带来的平凡中的惊喜;根据季节的变换而变换饮食不仅是尊重自然和万物生长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这样才能保证最高品质和最美味的食物;再有,我们历来以春节为场合,组成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艺作坊。就个人而言,妈妈在严冬腌制的香鸡,家家户户浸制的鲍鱼,亲手烧制的蛋饺都是记忆里春节的味道。而Terrior(产地)的概念我们也不陌生:以上海及附近城市来说,我们历来就有阳澄湖的大闸蟹,重民的西瓜和西山的杨梅的说法。

 

只是后来大家都忙了;快,逐渐变成中国人生活的方式,连饮食习惯也不例外。

 

大概我10岁的时候,上海的南京路出现了第一家肯德基,当时排队的情景人记忆犹新,之后有了麦当劳,再高档一点的是必胜客,快餐饮食气势汹汹;

 

后来我们在冬天也能吃到西红柿草莓或西瓜,但味道大打折扣,而我们常常这样自我安慰,只是记忆取长补短而已,只不过现在吃的东西多了,所以就觉得味道一般了。

 

再后来,大概是我上大学开始,很多上海人有了上饭店过春节的潮流。准备团圆饭太费心费时间,不如去饭馆解决吧;年夜饭吃的越来越匆忙。

 

慢是奢侈品。

 

令我乐观的是,近年来国人对于饮食健康的忧患,逐渐冷却了快餐的需求;对食物安全的需求铺垫了绿色有机食品的销量;而电视节目诸如舌尖上的中国重新燃起国人对传统中国美食的热情。也许国人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繁忙,但对慢饮食的回归似乎指日可待。

http://s8/bmiddle/001YDRthgy6JRmGJEUL97&690(Slow Food)的时代么?" TITLE="我们还能回到慢饮食 (Slow Food)的时代么?" />

http://s14/bmiddle/001YDRthgy6JRmH4MIB1d&690(Slow Food)的时代么?" TITLE="我们还能回到慢饮食 (Slow Food)的时代么?"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