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高温预警频发,全国各地年最高气温已先后突破了历史极值。新疆吐鲁番的这一数字已过49°C!再热下去,井水撒一把茶叶下去就真的是“龙井茶”喽!
极端高温下,人确实会被热死,相信没有人反对这一点。
但搞清热死人的科学过程,却费了科学家许许多多年的功夫。这很重要,因为有的生命可以在高温下存活,比如火山口的嗜热细菌。如果人类有一天像它们一样,在高过100°C的环境下也可以继续happy,那人生不要太美好(当然,空调女王董明珠除外)!
高温通过杀伤蛋白质来杀死生命。
这些蛋白质,呶,就是这样子!结构必须有序而稳定,方可发挥正常功能。细说起来,一个个小个头的氨基酸组成了长长的蛋白质链条,然后折叠、螺旋、加粗、变形,彼此之间相互连接,最后变成庞大的蛋白质复合体。让它们聚在一起,队伍不散掉的力量就是化学键。破坏化学键,就可以破坏整个蛋白质的结构,进而摧毁生命。这道理很简单:纽扣一个一个解开,衣服就脱掉了。
高温可以扮演“上帝之手”,把化学键一一摧毁。
届时蛋白质解体,细胞散架,组织坏死,器官衰竭,最后个体凋零,像飘落的樱花一样自由。那么问题就来了:高温对细胞的进攻,打的是无区分的歼灭战呢?还是邪恶的定点清除?也就是说,摧毁庞大的蛋白质队伍,是一扫光,还是只杀死其中关键人物,其余自动溃败呢?
2017年,瑞典美女科学家终于解开了这道谜题。
Paola Picotti是爱因斯坦的校友(对,就是大名鼎鼎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既有颜值,又有领导力,她带领一大群分子生物学家、生物化学家与生物物理学家,设计了一套巨庞大的自动化流程,从分离细胞、捕捉蛋白酶开始。
Paola Picotti想的是,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总有一些细胞要解体。大家只需要搜集解体后的蛋白质酶,就可以对应知道是哪些蛋白质先崩溃的。这就像,高温攻城战后,在护城河下游分拣尸体,根据尸体服饰便可推测死的人是谁。
结果发现,最重要的蛋白质,在高温下最先死亡。这就像,三国里最不抗打的是诸葛亮一样。Paola Picotti说,越是有灵活性,就越不稳定,这是为了能执行多种功能而做出的牺牲吧!
生命喜欢做平衡,这个确实让人很无奈。
就好像人类的基因遗传一样。父亲遗传给孩子的更多是一些控制本能的基因,比如吃喝拉撒和求偶的基因,母亲呢,则主要遗传给孩子一些高层次的基因,比如情绪管理、艺术想象、意志品质等等的基因。但孩他妈因此就可以沾沾自喜,更加瞧不上那位不爱刷碗的邋遢汉吗?
NO!因为遗传学原理还告诉我们,男性的基因更多遗传给女儿。换句话说,生命巧妙地平衡了父母双方对后代的影响,如此一来谁都甭傲娇!还是安安静静想办法消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