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聊这个话题之前,先看看中国的历代人口。
就是上面这张图。从先秦到现在,历代人口曲线图像一把锯子,从这张“锯齿图”可以看出两件事:
一就是中华民族混到今天太不容易了!总人口起起伏伏,每次达到一个小高峰(5000万上下),便马上被打下来,缩水到1600万左右。
秦朝以前,总人口应该在3000万以上。春秋战国打仗多是贵族之战,两军交兵比划比划得了,哪像后面的秦国将军白起,长平一战就就活埋40万赵军,再后面项羽又活埋了20万秦军。再往后,每隔一阵子就打仗,好不容易生出来的人口,又被战争打没了。
东汉末年,曹操路过洛阳,发现昔日的都城现在连鬼影子都没有,老虎和豹子居然都跑到了大街上,捡人的尸骨吃,曹操很伤感,他是一个诗人。
二就是1603年,也就是万历31年,中国总人口居然攀升到了6659万!然后,随着李自成进京城,崇祯吊死煤山,张献忠屠四川,满清从东北到东南,一路屠扬州、屠嘉定,中国总人口又回落到1600万。
但是清朝建立后,总人口的增长就重新恢复了明末的速度。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得更明显:
对此,史学家有许多的解释,其中一派说:
之所以明朝以前人口涨不上去,就是因为人一多,粮食就少,大家争来争去就要打仗。到了明朝末年,南美洲传进来许多高产粮蔬,粮食开始富余,总人口也就上去了。
所以,那时候到底都传进来哪些粮蔬呢?也就是说,哪些食物是明朝以前的人不可能吃到的呢?
辣椒:这是一个好东西,多少人无辣不欢,它特别刺激食欲,又被证明具有长寿效果。辣椒原产南美洲,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中国,最早见于高濂写的《遵生八笺》,里面说“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
玉米:这种粮食作物可能对人口增长最重要,因为产量极高。玉米原产南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嘉靖34年的《巩县志》中已经有了“玉麦”的加在,嘉靖39年《平凉府志》记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炊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
番薯:也是万历年间从南洋传进的中国。当时南洋禁止水手携带甘薯苗,为了这种高产作物带进中国,水手们想尽了招数,他们把甘薯苗淋上水,用泥水上色,然后跟绳子编在一起,系在船上。番薯属于营养繁殖,一根苗就可以长出一片。最近,我们所发表了一篇有关甘薯起源的大文章,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土豆:谁不爱吃土豆呢?可蒸、可炒、可煎、可做色拉。它原产于安第斯山脉,是当地的印第安人驯化的,大约在1650年左右,也就是清代初期传入中国。跟玉米、甘薯一样,土豆的产量也极高,去年开始已经是中国战略储备粮了!
花生:花生可以吃,也可以榨油,产量高,而且跟上面的美洲兄弟们一样,几乎不需要农民的护理,栽土里就长。小颗粒的花生早在元朝末年就传入中国了,但大粒型的花生直到清代才被引进中国。
番茄:听名字也知道是美洲引进的了。番茄原产自安第斯山脉,其祖先是一棵矮矮的,只能结很小果实的野番茄。它在我们搞分子植物的人看来,很有意思,因为它的果实性状基因往往只有单个,换句话说,只需改变一个基因,就可以想让番茄结得更大,更多。去年,我们所新引进一位1987年生的美女研究员,就是研究番茄果实发育的。
总之,美洲传进来的粮蔬实在太多了,除此之外,还有:
豆薯、木薯(南方人很熟悉)、南瓜(元朝就有了)、向日葵、菜豆、菠萝、腰、可可、西洋参、番木瓜、陆地棉花、烟草等等,总计数十种。
南美洲很神奇,人类吃的粮蔬大多是那里起源的(当然,水稻据我们所的院士研究发现,是起源于中国的!)印第安人为人类驯化了主食,这些食物今天已经遍布全球。正是托食物的福,人类才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
谨以此文,致敬印第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