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墙功(智能气功系列小功法之一)(下)(转载:清凉月光的博客)
(2018-10-25 14:44:00)
标签:
健康 |
分类: 传统功法 |
蹲墙功(智能气功系列小功法之一)(下)
蹲墙头要正,要有百会悬领的意念,下颏回收。两耳根、大椎也要有向上领
的意念;这样做既可减轻腿部的力量,又可避免鼻子与墙的摩擦。尾闾要下
垂,像有个东西坠着。上起,意念多在上面,但还要照顾到尾闾,稍加前扣
的意念,同时还要提会阴,这样命门就自然地向后放松了;下落,意念多放
在尾间,要注意由尾闾拉着整个脊柱下蹲,不要用腰压下去,腰部尽量向后
放松。但头部、耳根、大推还要有上领的意念。这样上拉下坠,姿势就基本
正确了,不会有身体向左或向右偏的错误动作了。开始练蹲墙,感觉气在背
部升不上去,有疼胀感。只要把下颏收住了,注意下颏回收,经过几天的练
习,气就通了过去,不适感就会消失。蹲墙初期,有的人未注意大椎上拔,
气没能很好地上升滋养大脑,故神较疲乏,上课爱打瞌睡。后期,调整了姿
势与意念,头部气明显充足,上课就不会打瞌睡了。蹲墙,切忌只求数量忽
视质量,下蹲时如果尾闾扣得不够,重心掌握不稳,至使脊柱左右摆动,时
间长了会造成体内气机不平衡。
此外,两腿必须均匀用力,这样才能使体内气机平衡。要使两腿均匀用力,
首先两脚内侧并拢所成的直线必须与墙垂直;然后,在蹲墙过程中,注意用
百会领着,始终保持身体的中正,既不往左偏,也不往右偏。如果感觉到身
体偏向某一边了,可以用领百会来调整。两脚掌要平铺于地,使整个脚掌能
均匀受力。
刚开始蹲墙时,也许重心会落在脚后跟,且偏于脚外侧或脚内侧;这样蹲的
时间长了,往往感到受力的部位发麻、发木。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
受力轻的部位加重意念。这样,不受力的部位就逐渐受力了,原来受力过重
的部位也不发麻发木了。姿势的正确与否,哪怕只有细微的不同对功效的影
响也会相当大。每次蹲墙,只要认真地做到了尾间下垂,百会上领,大椎上
拔,马上就能明显感到整个脊柱的牵拉。尾闾下垂主要牵动腰椎,大椎上拔
则是牵动胸推,只有按要求做,才能对整个脊柱起作用,进而影响全身气机
的变化。还有些人未注意两膝并拢,从而下蹲相对轻松;但是加以重视后,
难度虽然较以前加大了一些,但一定会感觉骶髂关节被牵动了。练功时,手
的位置对强度与功效也有很大影响。当手与墙或腿接触时,难度顿减,脱离
接触后,腰肌所受的力随即增强。至于手臂背后或撑臂,腰、腿所需的力气
则更大。
运用意识是关键
蹲墙,只想如何把腰松开,意念过多集中在腰部,忽略了全身的整体协调
性,意念贯注不进形体里面,蹲得满身是汗,两腿酸疼,但收效不大。这样
练,蹲至大腿平时易后坐(后倒坐到地上);若蹲下不倒,起时也易后仰坐
倒。
当注意了百会、尾闾和腰部三个部位的配合后,这种情形得到了改变。腰部
不但得到了相应的放松,同时气在身中也能上下贯通。渐渐地,就能够开始
调整练功意识了,开始注重“神形并重”第一步“神念形”的锻炼。首先就
用意念使自己和气场紧密合在一起,脑子里一发“蹲”的命令,就往下蹲,
一发“起”的命令就往上起,指令非常明确。然后意念集中到整个脊柱上,
随着蹲墙动作的一起一落,每个脊柱也随之一开一合,再后来,把意念集中
到腰椎那儿,内视着腰椎的一开一合,以加强松腰的效果。这样主动运用意
识后,蹲墙不再觉得累了,一起一落轻飘飘的,每天都有新进步。
在蹲墙有一定基础后,可以意念集中在体内,下蹲时用神光看着脊柱往下
落,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用形象思维想着腰椎被拉松开;起时看着听着全
身的气机变化。随着体察的深入,杂念也很少了,气向体内渗透得也深了。
这样做,神和形就结合得紧密了,杂念不容易出来。
“神念形”还有利于动作的准确、合度。在蹲墙时,如果跑神,身体就不容
易保持合度;反之,意念如果能始终注意着自己的身体,就会控制身体不致
变形。
蹲墙的关键是使平时不易运动的腰部的肌肉、韧带得到抻拉,使之气血充
足,从而达到松腰的目的。如果姿势不正确,势必延误或阻碍松腰目的的实
现。所以“神念形”在蹲墙中的运用,不但强化了神意的锻炼,而且促进了
形体和气机的变化,加速了松腰过程。
另外,在蹲墙过程中,应适当注意运用形象思维。下蹲时,要保持周身气机
的整体性,配合意念调整虚实,把意念放在大脚趾,这样上起下蹲时易保持
周身气机的整体,意想身体内不利于气机生发的东西都通过脚心散到地下虚
空;上起时想像虚空的灵阳之气呼地一下贯通全身,渗透到每个细胞中,并
加“把脊柱抻拉直”的意念。意念要照顾到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也
可以贯注到背部整个脊柱、韧带、肌肉,这样可使腰部及背部放松得更好,
取得最佳效果。按照上述要求蹲墙,体会着背部一点点地抻拉开,就感觉到
气在向里渗透,气感越来越明显,周身内外都被气包裹着,越蹲越轻松,头
脑也越来越清明。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蹲墙时,意识里不能有墙。要发挥
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进入面前无墙、四周都是空荡荡的状态,这时,你也许
会突兀地停一下,此时,很容易体会到一种虚无的境像--整个的身形和周围
的空间融为一体了……
二、蹲墙的三个阶段
态,宜从两方面加强:1、加大强度,数量增到400~500个/小时,锻炼下
肢的承受力;2、着重调整脊柱的放松,注意了百会上领、尾闾下垂,一起
一蹲,调整脊柱的竖直,尽量改变用腰拱的毛病。约20天后,不适状态就会
消失;上起时,百会能够主动上领。这之后,可以加快速度,加大难度,数
量上升到700~800个/小时。练时,一开始快速,中间慢一些,调整一下,
后面再快,这样一个小时坚持下来,全身湿透。开始时大腿、小腿酸疼发
木,结束后两腿灌铅一样沉重。为了尽快过这一阶段,蹲墙收功后要加强养
气。
一般通过这一阶段的强化练习,会使人的身心素质提高许多,丹田内气明显
增强,腰椎部位灵活、放松了,腰部时常是温热的,整天精力充沛。
质和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蹲墙的速度由500个/小时到7O0个/小时,再升
到950个/小时。
酸又胀,腰部有疼痛感,小腿发抖,有点站不稳的感觉。这时就不想再蹲
了,但是要马上意识到,磨炼自己意志力的时候到了。于是,就把速度放慢
一点,用增加养气的次数来咬牙坚持。酸痛的感觉是很难忍受的,当蹲到八
九百个时感到体力不支,全身大汗淋漓,又不想蹲了,就采取“再蹲一
个”的办法往下拼,坚持完一个,再坚持一个,就是不停下来。不停顿地蹲
下去使整个身体都在跟着呼吸,内气也就随之充足起来了;继续蹲下去,感
觉脊柱里的气也充斥起来了,全身非常地轻松、舒适,体会到了蹲墙的奥
妙。蹲着蹲着,感到胸腔里的气打开了,腰腹部的气也打开了,两肋里的气
在自然做开合,呼吸非常通畅,随着呼吸感到脚心、手心、百会也在呼吸。
总之通过这种蹲法会让一个人意志力大大增强,并增强体质,感觉全身变得
更加强健有力了,全身气机整合度提高了。每次蹲完后,会觉得全身通透,
身体轻飘飘的,好像没有了,又好像是在水中游泳一样,特舒服。
自身形、气里面,同时能体会到时间、空间、大气场及自我的混元整体性。
快蹲不要忘了加意念。刚开始只追求数量和速度,倒是一点杂念也没有,精
神特别集中。有时候,蹲着蹲着突然产生一个念头:加上意念试试。于是就
在上起时想百会,下蹲时想下丹田,没想到,这小小的一个闪念,使人上
时“唿”一股气冲到头顶,下蹲时又“唿”一股热气沉到丹田,舒服极了。
此外,快速蹲墙结束时要注意多往体内收收气,养气的时间长一点为好。
段时间后,会感到肚脐和命门的部位仿佛是个能够收缩的气团。下蹲时,它
连着周身内外的气向里收缩,这时好像整个形体都不存在了;上起时,气团
由里向外膨胀,整个身体轻飘飘、空荡荡的。这时,蹲墙的过程就是大开大
合的过程。快速蹲墙不仅调整了整个身体的气机,使气血流畅;而且强身壮
体效果特别明显。
重在体察--慢蹲阶段
放松下落或伸直,继而体会全身那种周身融融的气机整合状态。这一阶力求
做到把动作轻松自如地完成。
果感觉身体通透得不好,可用意念调上方虚空之气下降至脚,调下方虚空之
气上升到头顶,前后左右的气横穿身体,使体之气与虚空之气相混化,形成
一种恍恍惚惚的状态,使自己的精神逐步内收,这样就会觉得蹲墙是一种内
在的享受。
元气,自身在混元气海中上下穿梭,接受混元气的洗礼,同时给自己加全身
通畅、生命力旺盛的良好信息。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全身的通透性加强
了。
功夫者克攻也--增加难度阶段
蹲阶段基础比较好,腰松得也不错,所以赤脚蹲和拳抵界尖蹲就有了可能。
向后仰、栽跟头;但是不能灰心,也不用着急,而是保持内心愉悦。
要想顺利蹲下去,必须先得领百会、垂尾闾,使腰很好地放松。
循序渐进。一开始不要把十指交叉得很紧,把十指尖轻轻接上就行,随着
功夫上长,再一点一点叉紧。脚尖也可以先离开墙一点,能够轻松蹲下去
后,再逐渐向墙根靠拢。
心中要有必胜的信念,要想着一定能够顺利蹲下去,不要有“太难了,要
倒了”的念头。当蹲到半截,大腿用上了劲,鼻尖贴在了墙上,非常别扭
时,似乎找不着重心要倒了时,要加顺利蹲下去,一定成功的意念。
撑臂蹲墙,不仅可增强腿部力量,松腰以调节气机,为练其它功法打基础;
还可以通透上肢,提高整体性。
紧张,不能使浊力;但也不能松松垮垮的,否则身体重心就会不稳定,气机
也不整,腿容易打哆嗦。这时应该加强百会悬领的意念,身体松而不懈,做
到这点,就必须用意念充斥,这也正是练自己意识灵明度的时候。
90度,一会儿就感到腿酸痛难忍,这时咬牙坚持,用意念体察酸痛的地方,
酸痛感就会减轻,坚持的时间就会相应地延长。当实在坚持不住而蹲下去的
一刹那,意念一下子随着进入酸痛部位,身体突然感到“呼”地动了一下,
这时脑子里一点杂念都没有了。再蹲墙感到非常轻松。
专一于形体中了。这时千万要注意放松脊柱的各椎骨,使气向脊椎里渗。
在加大强度蹲墙时,也会出现过腿酸不想再蹲的情况。在 延长时间蹲墙的
过程中,可能蹲得腿特别酸,腰部两胯也发木了,蹲下去后,就不想再起
了,如果一咬牙,百会一领,会阴一提的瞬间,身体当中也许有一股螺旋的
力将自己带了起来。长功的喜悦会使你忘记劳累。
三、蹲墙的长功途径
许多人刚开始蹲墙时,一心追求脚尖抵墙根,也不管别的,每次蹲完总是颈
疼,胸憋,全身绷得很紧,进步不大。可以每隔一会儿就捧气贯顶,这就是
练养结合。光练不养容易导致蹲久了就累,且精神不易集中,杂念纷纭。边
蹲边养--下蹲,两臂放松,伸到地下虚空;上起,两手捧气上升两臂微曲,
意念送入下丹田。这样蹲即快又不累,时间久了,丹田里边热乎乎的,非常
舒服。
然过渡,需时较长。可行的作法是:可先蹲几十个,然后逐步加难度,把脚
往墙根靠。蹲不下去时,停一会儿,然后扣尾闾,往后放松腰,就能往下蹲
一点了。
在这样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逐渐增加难度,否则难以达到应有的进步速
度。
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难度加大的过程,也是自己身体变化的过
程,这个逐渐加大的难度是最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心情
急,则不易安心,不利持之以恒地锻炼。
好的效果后,再站在就会明显感到腰向后放松了(跟自己以前相比),大腿
根部也空松了许多。
时,再做几个俯身拱腰,一天都会觉得轻松灵活,精神舒畅。
腰胯完成动作,意念一动,气与形体自动。
凡的蹲墙磨炼了一个人的意志力。在蹲墙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心烦不想蹲的
现象,很想收功;这时,一定要坚持蹲,蹲到最心烦、最不想蹲的时候,会
突然一下感到心烦、不想蹲的念头消失了,在这一刹那全身由上到下、由里
到外舒服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