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因为你们看到的总是制作完成的视频,是经过挖掘、美化和重新整理的故事,在这背后是不断修改的脚本、一遍一遍重复的镜头,还有被克服的无数预料之中或者意外的突发状况。
因此我们决定从今天起,以更为详实的记录方式呈现一个更加完整的故事。
小编会做你们的眼睛,带你们亲眼看看视频是怎样一个一个镜头被完成,而在这过程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曲折和精彩。
◆◆◆
「江苏寻味之旅」第二季从徐州拍摄开始,这一次我们将在15天里走完江苏省徐州、宿迁、无锡、常州、扬州五座城市,从食物开始捕捉一座城市自土地中生长出来的性格与味道,并最终以五支纪录片,经由镜头展现一座城市由餐桌开始的底蕴风情。
最早知晓高邮的咸鸭蛋,是汪曾祺爱意满含的文字。虽说汪老先生也对异乡人提及高邮便只知咸鸭蛋颇为微词,但这的确是我们此次行程里最期待的一环。深秋天色已寒,便错过了芦苇荡景色最美的时节,然而食物里人情温暖,仍旧让人体会到了一种久违的幸福感。
高邮历来懂得食物的滋味,未走已念。
Scene 1 - 满满高邮湖
想及我们似乎已经很久未曾接近土地,未曾触及生长循环。http://ww4/large/6bfb38b4gw1exg3sz4t2aj20rs0ij77m.jpg|
小船破水而行,便是芦苇荡湿地公园。关于高邮首先想见的自然是咸鸭蛋,汪曾祺对吃向来热忱,对家乡的咸鸭蛋自是念念不忘。当年品读文字时懂得的只是汪老的生活趣味,如今真的入口他更是一位敏感而多情之人,否则一口滋味怎会牵动如此之多的情感。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里有「腌蛋」一条:「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身在高邮尝来果真名不虚传。
汪老说别以为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各有不同,那么双黄蛋必然是个中翘楚。据说一百个鸭蛋里最多只有两个双黄蛋,打在碗里模样更是惹人欢喜。
Scene 2 - 食物里的幸福感
朱延庆老师讲起了高邮如何依湖就味,美食传统又是如何源远流长,才再次明白了有故事的食物才有温度。http://ww4/large/6bfb38b4gw1exg41f4idkj20rs0ijjwb.jpg|
我们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记录了种菜捕蟹,鸡走鸭飞的场面,才懂高邮湖是以何种方式培养出了诸多美味。身为作家、文化学者的朱延庆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高邮湖丰富的物产如何养育了湖鲜美味,鱼虾禽类我们已亲眼得见,春有芦蒿芦笋莼菜野芹,秋尝菱角茭白莲藕芡实,高邮湖的蔬菜类型也是丰富。朱延庆老师说,苏轼写过「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想来也似是高邮湖的景象。
因而因地就味成了高邮湖湖县饮食的一大特色,芦根炖麻鸭汤清肉嫩,菱角的秧苗包成饺子也是香气四溢,说来奇妙,原产马来西亚的螺蛳藻虾投在高邮湖里就长成了河虾的尺寸,不知于湖水含硒量丰富有多少关系。至于性热的羊肉与性凉的螃蟹共炖成菜,则多是来自渔家生活的经验与智慧。
多亏朱延庆老师,我们才能在短短一餐饭里了解了高邮湖鲜菜的历史传统,但也勾起了更多的好奇,因为短短一日远不足以尝便高邮美味。明日起早去高邮湖市区拍摄早餐算是聊以慰藉,更多的探索只能等我们下次相见。
◆◆◆
感谢环球漫游对此次拍摄的流量支持
http://ww3/large/6bfb38b4gw1exg498vg3pj20zk0zk0w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