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罗汉》: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2010-09-19 02:45:44)
标签:
娱乐 |
《十三罗汉》: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文:杨戬
在《十八罗汉》还没有来到之前,让我们继续忍耐在路上的风景,这风景可能极端乏味,就好像《十二罗汉》,也可能比较有趣,就像《十三罗汉》,看起来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发誓说这是他最后一部罗汉传奇,但是类似的话根本不能当真。
“盗海慈航”再次启动,是因为大反派阿尔·帕西诺的加盟,这位教父级的大佬明星出演一位出卖朋友的赌场大亨,而被耍弄的血本无归甚至生命垂危的鲁本也是罗汉堂成员,导致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马特·戴蒙等人只能重新召集人马,全力以赴整蛊阿尔·帕西诺。
还真不是狗尾续貂
作为续集电影,本片还真不是狗尾续貂之作,超越前两集的浪漫,不仅仅是本集没有泽塔·琼斯、朱莉娅·罗伯茨之类的大牌女星压阵,而是索德伯格放弃了邪典(CULT)拼贴趣味而走向了坎普(Camp)形式风格。所谓坎普,是美国已故著名评论家苏珊·桑塔格提出的概念,坎普是唯美主义的某种形式,它是把世界看作审美现象的一种方式。索德伯格把盗亦有道作为他的逻辑基础,从而使得乔治·克鲁尼等人只能智取不能强攻,全片没有发射一发子弹,甚至没有人为此肉体受到伤害,当然精神上的创伤彼此不可避免。
当所有的观众都明白最终的结局,那么过程就成为唯一的期待。坎普以一种肆无忌惮的、妙趣横生的享乐主义出现,克鲁尼们极为享受这个妙趣横生、以外不断的过程,甚至要去收购墨西哥的工厂,比便制造出赌城需要的道具。而破坏阿尔·帕西诺的系统防御工程,更是快乐的源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针锋相对,观众和罗汉们一样会心,而马特·戴蒙色诱女主管一段,很是滑稽和荒诞,尤其是被所谓FBI探员实则同伙带走,不亦快哉!坎普是一种温柔的情感,罗汉们无论对待伙伴还是任务都是如此。
巨星们的社会价值
像《十三罗汉》这种群英荟萃的大戏,以前在香港电影中颇为流行,但是现在随着华语电影的逐步寡头化,已经再难重现当年的辉煌。回望过去,尤其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的香港电影黄金时代,以黄百鸣、成龙、徐克、周润发、王晶、杜琪峰等人的贺岁电影,都是充满了家庭温馨第一、仁义至上的原则,而像《八星报喜》、《家有喜事》、《大富之家》等电影,都是跨越时空的经典,也充分表达了明星对于社会的价值,以家庭和友谊的名义给予观众欢乐和信心,如今盛况不再,巨星已经很少人称得上,而经纪人们操纵了谈判过程,巨星之间的合作非常困难,《无间道》之后几乎不再有良性趋势,即便刘德华高声呼喊,也几乎不能促成。
相比之下,好莱坞目前仍可期盼,首先好莱坞的巨星没有断层,再次像克鲁尼、皮特、戴蒙等人可以暂时性脱离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的操控,他们可以自主的选择一些题材,有趣或者有创新的作品,诸如《晚安,好运》和罗汉系列都可以堪称诚意之作。《十三罗汉》的核心是友谊和道义的价值,形式是一本正经的捣乱,也就是完成复仇。这复仇本身,就是要让背信弃义的阿尔·帕西诺失去他追求的完美赌城,首先让黄金酒店评审员遭到各种匪夷所思的胡闹,最终不欢而去;再次,要让盛大的开业成为所有人的狂欢之夜,因为罗汉篡改了程序,赌客们赢得赌局易于反掌;第三,制造地震的假相和断电的糟糕局面,最终窃取钻石和便于撤退;最后,所有的不义之财都被捐献给慈善机构,这是一个令观众开心的结局,罗汉们洗剂了犯罪感。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就是持续的创造梦幻,而且要符合主流的社会道德判断,实质正义掩蔽了程序上的错误,当然我们不能要求电影和生活一致,况且罗汉们也不是超人,而是在细节上精益求精,是理性和智慧的杰作。索德伯格最近的创作状态其实很不稳定,《德国好人》未免浮夸,《十三罗汉》避免了吴宇森、王晶等香港盗片的过度浪漫,回归平和然而稳健的心态,发挥巨星们的演技,这样的商业制作值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