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炖

(2021-11-27 14:46:42)
标签:

美食随笔

        乱炖这个菜,菜名很特别。好好一个炖菜,干嘛非得冠之以“乱”,让不明就里的人们一头雾水。可是,对于东北人而言,只要一说乱炖,几乎老少皆知,而且立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对于另外一些不解菜名释义的人们而言,真正一尝乱炖,便觉得一个“乱”字,实在是冤枉了一道好菜。
       细细搜寻起来,乱炖并不是东北所特有。河北、天津一带早先常吃的熬杂鱼贴饼子,实际就是亦菜亦饭的乱炖。贴在锅边儿的一溜儿贴饼子,虽然拍上去的是玉米面儿,但咕嘟咕嘟一番炖下来,玉米饼子吸饱了菜汁儿,而贴饼子外皮儿又在锅口炙的焦黄,吃起来酥脆喷香。虾米皮儿熬白菜,据说曾经是老北京上待姑奶奶的美味儿。老舍先生宴客,拿它上席,且隆重推崇,“这个好,这个好。”
       比较靠南边儿的广东人,爱吃又会吃。他们的餐桌上见不见乱炖?先别抬杠,姑且看一看老广们的煲汤罐子:沙参、红枣、人参、陈皮、玉米、猪骨、老鸡、海带、莲藕......许许多多的东西,像开会一样聚于一罐之中,大火开,文火炖,烟气袅袅地一煲就是几个小时。老火靓汤,广东老饕们碎碎念的这一口,其实是七七八八乱炖而成的美味儿。
       全聚德的首任老掌柜杨全仁,在北京前门外盘下干果铺子卖烤鸭。买卖火了以后,他针对街上拉洋车的和扛大包的苦力,专卖一种杂合菜,用鸭油碎鸭架熬大白菜,菜里掺和一点儿肉星星油星星,几个大子儿一碗。这种乱炖,再配上几个火烧,稀里哗啦下肚,走的起长路,干得了重活儿,抗饿。
       菜名扯上一个“乱”字,一是指型---外形上不像单炒那么规整、好看;一是指内容---荤的、素的、大的、小的、长的、短的......统统能够炖于一锅之中。查一查“乱”字的释义,其中有“混杂”之解。且拿东北乱炖来说,五花肉、大土豆、长豆角、玉米段、胡萝卜等等,热热闹闹炖在大铁锅里,想给菜起一个“正经”名字,该叫它什么?炖这个、炖那个?都有遗漏,都不妥,似乎唯有一个“乱”字,才够豪横,才能够招呼的面面俱到。
      最有名气的乱炖,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在美国爆火,它和李鸿章有关。1896年8月,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访美,当时的《纽约晨报》以“李鸿章的大厨在华尔道夫所做的奇怪菜肴”为题,刊登了记者给命名的“李鸿章杂碎”。英文那点儿词汇远没有汉语词汇丰富多彩,李鸿章的“乱炖”食谱,就被弄了这么一个不伦不类不雅的菜名。其实,作为皖人的李鸿章,只是让所带的厨子做了一碗“合肥乱炖”而已。名士张伯驹曾经对此事有过一段评论:“李鸿章杂烩一菜,驰名国外。凡在欧美中国餐馆,莫不有此菜。而外人就餐者,亦必食此一菜。菜,凡合肥士族,皆能制。其法:用鸡蛋皮丝、鸡丝、海参丝、海带丝、洋粉、黄花菜、木耳、鱼丸子(切半)、合于一碗,以鸡汤口蘑蒸之。”从头看至尾,“合肥”杂烩食材众多,烩于一碗,称作乱炖,实无不妥。
      大馆子里有没有乱炖?当然有!北京的砂锅居做猪肉菜比较有名,在早是旗人的最爱。砂锅白肉是它的招牌菜,进店客人没有不点的。其中有一道炖吊子,猪肠、心肺肚儿,再加上冻豆腐,搁进砂锅里,不紧不慢地炖起来。吃的时候,加姜丝、胡椒粉。大冬天,有这么一份“锅子菜”,热乎暖身,多下两碗饭不成问题。
       作为北方的旅游城市,大同照样缺不了乱炖。土豆、倭瓜、玉米,肥三瘦七猪五花“开道”,炝锅慢火炖起来,肉酥菜绵,待客拿得出手,自吃暖心暖胃。看了这份“乱炖”的内容,恐怕有人会“挑理儿”---嗯,白菜呢、豆腐呢、粉条呢、豆角呢......哎呀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林林总总说到底,怎一个“乱”字了得!

乱炖
网络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古人的酒事
后一篇:说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