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Dilllard’s的故事

(2012-09-11 00:38:39)
标签:

转载

分类: 偷文章不算偷
相对于美股来说,A股所谓的低估算个屁!大家都是井蛙之见,呵呵
谁说纯烟头没有好东西?服装、百货去库存后再清缩减一下营业开支,这就成了大牛股了。
原文地址:Dilllard’s的故事作者:海进

Dilllard’s的故事

 

一次,在一个朋友组织的聚会上,我大概冒犯了一位很有财的投资者,因为谈到消费品,他总结了很多很多,而在我看来,这些总结太不靠谱。其实,我想说,不要随便去总结,尤其不要只根据中国市场去总结,还要尽量掌握所有事实后再去总结。最好不总结,哪里有那么多老师和大师嘛。

 

关于百货零售的一个论述大概就属于这一类,据说其中一个论断是“从未有过起死回生的”。其实,这个可以有!Dillard’s就属于这一类,至少在我眼里就是这样的。尽管对于Dillard’s还不是那么深入的熟悉,我还是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故事梗概分享给朋友们。

 

Dillard’s是一个家族企业,玩百货的,300多家店,不算全国性的百货,区域稍微集中一些,也没什么特色,2007年前,在各项指标上都弱于其他百货公司。但它店铺的绝大多数都是自有物业,即便在经济最糟糕的情况下,按照估算,其每股资产净值(NAV)也在30-60美元之间。

 

20076月底,精彩的一幕出现了,对冲基金Barington Capital Group公开致信给Dillard’s的董事长和CEO,要求公司会见他,并采纳他们对公司的建议,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这大概算是拉开了积极投资者干预公司的序幕,必须提及,这时公司股价在35-40美元。

 

Dillard’s的经营确实是每况愈下,此时开始了连续9个季度的同店销售(SSS)下降的情形,伴随着2008年美国金融经济危机的深化,Dillard’s的经营一落千丈,公司股价在2008年底2009年初跌落到了不可思议的2.8美元左右的水平!

 

没错,就是这个水平!我们不用任何怀疑,公司的NAV即便在2009年去折算,最保守估计也不会低于25美元,公司的流动性也不会出现问题,但是,这个价格出现了,甚至低于那些积极投资者当初介入价格的10%

 

20081027日,美国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刻,Dillard’s股价由12美元滑向4美元之下时,对冲基金Barington CapitalClinton Group致美国证监会的信件披露,在致SEC的函件中,这两位深套其中的积极投资者督促公司尽管更换CEO,以及更换董事会成员。

 

随后的股价走势,不需要我多说,大家也清楚了,从2009年初最低点3美元左右一直攀升至现在的历史最高价78美元左右。

 

2010年二季度以前,几乎没有人相信Dillard’s真的华丽转身(TURNAROUND),即便最有嗅觉的分析师,也只是认为其不会变的再差,而完全不知道其潜在盈利能力有多强。伴随着2010年底公司主动与投资者交流沟通,大家才发现,原来公司的经营转变早已于2007年下半年就开始了。

 

这些举措包括关闭亏损的店面、裁员、大幅降低库存水平、减少打折商品、引入新品牌、重新定位公司在百货行业中的竞争位置等,甚至在2009年,更换了4位董事等等。

 

只不过这些举措的实施,需要一些时间,见效更需要一些时间,却恰逢2008年金融危机,无疑加重了这种负面的表现,加上公司之前很少与投资者交流,保留家族企业的特征,投资者对于公司进行的转变无法洞悉,甚至洞悉了也不敢抱有奢望。至于身先士卒的对冲基金,我想,个中滋味也必然是感慨万千吧,他们一定会思考,股价的安全边际到底是什么,股价走势真的能够预示公司的经营状况,公司的潜在价值如何体现。但当一切折磨消逝,我想他们唯有笑谈吧,守得云开见月明。

 

好了,故事讲到这儿,差不多结束了,关于百货,关于Dillard’s,我们还会有更深入的分析,我想,也会更精彩。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