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一中高一语文备课组经验交流崔芹
(2018-03-28 13:07:15)分类: 语文教研 |
夯基础
尊敬的王老师和各位同仁大家好!
首先感谢王老师给我们学校这样一个宝贵机会和大家交流,本学期,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积极执行市县教研室的教学理念,根据学校总体安排,明确工作目标,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学教研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上学期我们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仁做如下汇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 明确目标,阶段推进
针对A+班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接受领悟力强的特点,制定相对应的培养目标:在常规教学中完成课标要求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思想深度、思维逻辑的培养,拓展知识面与挖掘潜能并重,使之尽快适应各类学科竞赛。就语文学科来说,瞄准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语文报杯作文大赛、圣陶杯作文大赛、北大培文杯作文大赛的各大赛事。
针对A班学生的基础相对比较牢固、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理解力强的特点,制定相对比较灵活的教学目标:保证常规教学完成课标要求的前提下,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加快课本教学进度,补充完善语文知识体系,强化规范性、创新性,鼓励参加各类作文大赛。
针对A班部分学生整体成绩较好,但语文学科薄弱,我们通过各种措施力求尽快促长补短,通过盯人战术、面批、组建补弱小组等形式,一对一,面对面谈心交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全面提升学科成绩。
针对B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规范意识差、学习习惯不好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课本剧展演,成语接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扎实推进教学进度、利用课前快餐夯实基础;通过优秀作业展评,树立榜样,强化规范意识;通过“21天好习惯养成计划”帮助学生在书写、笔记整理、课文背诵等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书写方面,通过“每天百字”,聘请学校专业书法老师给书写薄弱的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指导,隔周一次,效果显著。力求让A+班和A班的学生写出一手具有艺术欣赏性的字,让B班的学生书写工整匀称,全体杜绝杂乱潦草勾画现象。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详实的计划让师生都能明确各自的定位和方向,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二) 团体作战,优化资源
首先,做到“三定(定时间、定目标、定内容)”、“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五统一(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活动)”。鉴于我校分层教分级部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实际,在教学上既有所统一,又各有侧重。
集体备课前,三个部的备课组长讨论本周的教学任务安排,学案、周周练、检测题的内容重点和编制要求等,将具体任务分到各个备课组。
在各组集体备课中分工细致,灵活机动。讲义学案习题的设计和印制落实到人,内容、难度、形式等都要提交备课组讨论定稿。群策群力提高效率,避免了单兵作战造成的人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集体备课的重心放在教学方法和考纲研究上,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开学初,老师们必做三套全国卷,尽快熟悉新考纲新题型,为新学期教学找准方向。同时,我们还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鼓励年轻教师参加王老师组建的学者型教师团队,培养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带头人;选派老师参与山东天津五校的同课异构活动,展示了阅读教学的新思路,广受好评。之后,积极响应陈鲁峰老师的号召,派代表去南京参加全国中学散文课堂教学研讨会,回来后在集体备课中做专题讲座,向我们详细生动传达了会议内容,使我们感受到南北方教学的不同风格,受益匪浅。
备课组内资源共享,经常互相听课,取长补短,促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逐步积累经验,走向成熟;老教师主动去听年轻教师的课,从新教师身上感受激情与活力。
(三)坚守课堂,培养规范
努力寻求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的契合,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在教学中施行新课标的理念,同时紧抓语文基础教育不放松,为三年后的高考积蓄力量。
课堂上,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做了各种常规性规定:
1、
有课本篇目的背诵、美文语段背诵、国学名篇背诵、成语专题记忆及语文知识点的记忆。每天的晨读内容在当天课堂检查,做到任务天天清。
2、课堂,我们一直坚持利用课前三分钟组织各种小节目。比如“社会热点自由评说”、“名人名言我解读”、“我喜欢的一本书介绍”、“成语讲解”等。利用课前三分钟,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每次老师都有适当的点评、引导,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了写作素材。
3、晚自习,每周2个50分钟晚自习。通常利用这个时间巩固所学知识,给学生留下自我反思和查漏补缺的时间,或整理笔记,或进行定时训练提高答题能力,或上阅读课读名著或者杂志,积累作文素材,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四)注重阅读
开学初,我们积极响应市教研室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要求,立即组织教师就我校学生目前的阅读基础做了专项调查,并撰写了《关于沂源一中2017级学生整本书阅读调查报告》,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就此制定了“课上阅读与课下阅读相结合”“全书阅读与重点章节阅读相结合”“学生自读与教师领读相结合”的基本思路。
在组织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比如我们重点教授了批注法、快速阅读法、带题阅读法,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在期中考试前后组织学生展示阶段性阅读成果,以撰写《三国演义》人物小传、选取重点章节比如“青梅煮酒”“三顾茅庐”排演课本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三国演义》文本的理解与体会。
在各类月考检测中,通过精选重点章节,创设原题,自拟答案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文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阅读与检测并举,效果显著。
由此看来,本学期我们的工作是扎实有效的。在市县教研室的正确带领下,我们紧跟课改步伐,形成了良好的教学风貌:新教师谦虚好学,老教师毫无保留,年级备课组融洽和谐,营造了其乐融融的良好氛围,成为团结、奋进有为的团体。新学期我们将更加努力,争取取得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