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一中高二语文“整本书阅读”方案白姣
(2018-03-30 14:07:04)分类: 语文教研 |
高青一中高二语文“整本书阅读”方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王玉强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在这里代表高青一中高二语文组的老师们和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关于“整本书阅读”的一些想法和不成熟的做法。我深感荣幸。
在谈“如何整本书阅读”之前首先我想先说一下当下我们学生的阅读现状。
前些天读了北大教授陈和平老师写给网友的一封信后,感触颇多。他说:“如果过了若干年,你半夜醒来发现你很久没有读书了,而且你没有什么负罪感的话,说明你已经堕落了。”陈老师的话无疑给生活在“快”的信息时代、每天忙忙碌碌的我们及学生以警醒。
而当下学生的阅读状况普遍较差,一是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读书,每天被题海淹没,学生阅读量不够,难以开阔视野,提升语文素养;二是有极个别的学生现在不过是浅阅读,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语文素养方面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提高;三是教师的方法指导不够,难以提升学生的鉴赏力。不少专家指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之一是推行“整本书阅读”,有人甚至指出:“语文学习的关键在阅读……语文教育改革如果能导向整本书阅读,那么解决困扰语文学习的不少问题也就有了希望。”这一论断可谓是非常中肯。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育部提出将整本书阅读作为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2016年北京卷就直接涉及到了课外阅读的考试题目。所以说整本书阅读势在必行。
下面我说一下关于我们高青一中高二语文是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的。
在市教研室的号召下,我们根据王玉强老师的要求,高二年级进行了对《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上学期我们已经让学生准备了书籍,现在差不多每个班人手一本。我们学校对整本书阅读非常的支持,并给每位语文老师配备了相关的书籍。
高二语文组老师们经过商讨,结合县教研室孔爱芳老师给我们的一些非常好的建议,以及通过听牛华老师的整本书阅读课而学习到的宝贵经验,我们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思考整本书的阅读规划: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是长篇小说,想要学生读完并有自己的感悟需要时间,而我们的学生平时学习比较紧张,没有大量的时间集中阅读。结合两者的特点,我们准备分两个阶段指导学生们对《红楼梦》进行阅读。
阶段一:“初读与感悟:走近《红楼梦》”
1、时间:
此阶段,学生在高二上学期以及寒假完成《红楼梦》的初读。在校期间,主要是利用每周周四的一节联排课和周末辅导时间进行。我们要求学生一周至少读5章。
2、具体内容:
(1)认识曹雪芹:
在正式读《红楼梦》之前,老师和学生们找了大量的关于曹雪芹的资料,用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了解和深入认识曹雪芹。了解作者的家世经历了怎样有盛到衰的转变,与皇族家又有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个活动我们在祝传飞和王坤两位老师的组织下完成。
我们要求每个班分组对作者资料进行整理,最终选出普通话比较好的同学利用广播对整理比较全面的资料进行集体讲解。
这是一班史传鹏和二班张玉玺同学在广播站给大家做“与曹雪芹握手”的相关报告。
(2)初读,走近《红楼梦》
主要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小说中的人物有哪些,人物之间有何关系,以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作者又是如何对此叙事和描述的,有何语言特色。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我们也要求学生掌握和积累小说中的文化常识和文言字词。
学生读了大约20回后,对小说中主要人物关系网已经建立,所以我和杜春晓老师组织学生们绘制了小说的主要人物关系网图,并要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展览、评比和讲解。
这是高二五班、十四班等同学整理的人物关系图。整理地非常认真,有条理。
利用周末,王梅和单佳老师组织并要求学生针对已经读完的章节,以“初读《红楼梦》的感受”为主题制作手抄报。
这是在每个班级选出的出彩的手抄报,同学们不管在是颜色搭配上还是内容上都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才华,感受到了他们对《红楼梦》的独特认识。
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写好心得,积累文言字词和文学常识。
为了检测和督促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也会给学生以不同的题型出题,希望学生们能够重视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3)成果展现:
学生们根据小说的四要素对《红楼梦》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上学期我们组织了以下活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成果鉴定:
知识竞赛:对《红楼梦》中文学常识及某些重点经典章节情节进行测试;
朗读比赛:请同学们选出自己最喜欢或是认为最精彩的片段或章节进行有感情的诵读比赛;
我们要求同学们借助寒假把《红楼梦》全部读完,为的是让学生通过读《红楼梦》对文本有初步的认识和思考。寒假期间我们给同学们布置了以“与红楼中----隔空对话”的寒假征文。
还有很多同学因为阅读《红楼梦》而被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所吸引,同学们在假期还主动通过书法、绘画等形式对文本进行了诠释。寒假归来,我们对这些同学们的作品加以展览。
阶段二:“精读与赏析:走进《红楼梦》”
本学期一开学我们高二语文组就针对“整本书阅读”进行了集体备课。
备课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如何精读和赏析《红楼梦》,重点赏析哪些章节,利用什么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已达到学生理解力提升的目的。
具体如下:
1、时间:利用整个高二下学期精读赏析《红楼梦》。除了沿袭上学期每周拿出联排的一节课和周末辅导时间进行阅读外,我们组的老师们商量在这一学期成立阅读周,专门利用一周的教学时间研读文本,深入解读小说。预计在这学期进行两次“阅读周”活动。
分别是“浸润语言”“ 剖析人物”“ 锤炼手法” “鉴赏诗词”等。
(1)精彩赏析----剖析经典:
精读文本,抓住具体的、精彩的章节进行赏析,包括对人物、语言、手法、诗词。我们打算分组、分节、分工让老师们进行赏析、探讨。
重点讲解备课二的主要内容:
浸润语言模块
赏析语言课:祝传飞 、田立起
初步决定赏析章节:
第八回
第二十三回
第三十七回
第四十五回
第七十回
剖析人物模块
赏析人物课:杜春晓、王坤
初步决定赏析人物:
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薛宝钗、妙玉、秦可卿、小红、史湘云等
赏析人物可以从整本书着手,也可以精读到具体章节赏析。
锤炼手法模块
赏析手法课:魏述芹、王梅
第二回
第六回
第三回
鉴赏诗词模块
组织活动:郭燕
这学期我们已经试着上了两节阅读课,分别是祝传飞老师讲的鉴赏诗词课,王坤老师讲的鉴赏人物课。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老师们制作的学案也是经过了多次的讨论和研究。虽然总体效果不错,但是还没有尽善尽美,我们还需要在下一步的阅读中再加以深究。
(2)专题探讨----主题交流会:
由田立起、王坤、祝传飞三位老师组织,以人物或是情节为主题展开专题讨论,如 “宝黛关系” “宝钗关系”“三春的人生轨迹”“找寻王熙凤的“精明”之处”“金陵十二钗的归宿”“秦可卿的身世之谜”“刘姥姥两看大观园”等。给学生时间准备,给学生展示自己思想的舞台,让他们畅所欲言,深切感受《红楼梦》的魅力所在。
(3)大师风采
由郭燕、杜春晓、白姣三位老师给学生搜集相关的视频、专题论文、解读红学的书籍材料,借助晚点或是周天晚上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书本外的阅读拓展。让学生们通过领略大师的风采、感受“大家”的思想再次深入的感知文本。
有这样一个机会,它能让你摇身变成四大名著《红楼梦》中的经典人物,一颦一笑、一声一语处处是戏,用你的身形演绎别样画面,用你的声音诠释艺术新章。为了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我们年级决定成立“红楼小舞台”剧社,并进行了演员招募活动,这是王梅老师写的招募海报。这是我们招募时选演员的面试现场。我们招募演员不只是看孩子的颜值,更要看孩子的内涵,特别是看学生对红楼中的人物有何深入的理解。这个活动由王梅和魏述芹老师负责。
为了能让老师们深入地研究“整本书阅读”并与高考相结合,我们高青一中高二语文组全体老师团队协作努力形成研究成果,争取立项申报课题:《如何把“整本书阅读”与日常教学深度结合》。
阅读是重塑自我,获得精神成长的一种方式。阅读不是被动接受,而应是独立的思考。选择与消化阅读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反思,只有这样整本书阅读才能变成深度阅读!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相信必定花开烂漫。
当然,我刚才所讲的一些内容可能也有很多不太成熟的地方,我们也会随着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进行调整和改进。我们也是摸着石头在过河,恳切的希望在座的领导和老师们能够给予我们指导和批评。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感谢大家,谢谢!!!
附:整本书阅读计划安排表
时间 |
内容 |
活动 |
指导教师 |
上学期至寒假 |
文本全部读完 |
与曹雪芹相识 |
祝传飞、王坤 |
贾家五代人之关系网 |
白姣、杜春晓 |
||
手抄报 |
单佳、王梅 |
||
3到6月份 |
浸润语言、剖析人物、锤炼手法、鉴赏诗词 |
全体语文老师分组进行 |
|
专题探讨-----专题大讲堂 |
田立起、王坤、祝传飞 |
||
大师风采-----给学生播放“百家讲坛”、87版电视剧重点剧集、专题论文等。 |
魏述芹、王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