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就餐时,一帮朋友不约而同地扯到孩子读大学的话题。除了议论录取学校的好差以外,围绕的主题是怎么送孩子上学?
孩子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几乎是让每个家庭都高兴的事。每年的八九月份,一些家庭都会自发组织一支数量庞大的“陪送团”,少则父母两人,多则包括爷爷、奶奶、叔婶姑姨等六七人,能入围的“队员”都会乐此不疲地为准大学生们整理行装。从准备出发到报名交费、领取被褥、挂好蚊帐、交代饮食卫生、交通安全、天寒加衣……直至挥泪告别,家长们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此举真是让很多人体会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成这样的局面并非孩子考上了大学父母才这样做的,而是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这漫长的旅行。
我们不说孩子上幼儿园,因为那时孩子确实还很小,一些事情由父母为之实乃情理之中。但随着孩子的年龄渐渐长大,应该渐渐放行才是明智之举。但是,我们的父母反而是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而越来越越俎代庖。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长辈围绕孩子团团转,从吃饭、穿衣、个人卫生到上学放学接送,无一都不是由家长包办的,孩子的唯一“活动”就是读书。更有甚者,一些中小学生的爷爷奶奶或父母,会定时带着扫帚、抹布到学校替孩子“值日”,打扫卫生,见不得孩子吃一丁点苦,受一丁点累。
就连到了读大学时也一样,孩子们过着“少爷”般的生活。据家政公司反映,近两年大学生雇请钟点工的也越来越多,有的是想找人帮忙清扫一下寝室,有的是希望开学后阿姨每周过去两三趟,帮忙洗衣服、打扫房间。不但大学生自己偷偷请保姆,有些家长还主动帮孩子找保姆。对于阿姨每小时几十块的费用,大多数学生并不介意,反正父母是免费“提款机”。
面对花钱如流水的一代新贵,不少人表示忧虑。这些甜水中泡大的、不能吃苦耐劳的年轻人,能挑起社会、历史赋予他们的重担吗?如今的大学生如同“新新人类”,行为举止明显不同于父母前辈。然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形成如此境况,原因何在?
一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主与佣的家中地位错位成为主要根源。这年头,有了儿子,老子就成了儿子;有了孙子,老爷子就变成了孙子;过去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现在是,家有一老,如有一草。老人就是酱盘子,儿孙们都来蘸,酱蘸完了,盘子也就扔了。这是许多老年人的感慨。
现在许多家庭的“政权”已经“崩溃”,或者正在“摇摇欲坠”,独生子女成了家庭中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他们常常颐指气使地叫长辈干这干那,家长们非但不生气,反而乐不可支,乐此不疲,甚至夸奖孩子聪明有魄力,将来一定是当官掌权的料。
大人们的“政策”越来越宽,儿孙们的“权力”越来越大,难怪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支民谣:父亲是佣人,母亲是仆人,儿子是主人,媳妇是客人,孙子孙女是先人。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他们刚刚从职业“战场”上凯旋退休,征尘未洗,又奔赴家庭事务这一“战场”,身份转成了保育员、采购员、炊事员、卫生员甚至是保姆和佣人……尊老爱幼这一优良传统现在已经被部分年轻人所摒弃,并嬗变成只爱幼不尊老,甚至是”啃老“了。
二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子女却难负重托这是根本动因。平常,朋友邻居问候的时候总是离不开孩子的话题,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当然是“孩子学习好”,最担心的是什么?肯定“孩子学习不好”。真难为了这些做父母的,苦苦忧忧,欢喜悲戚全都系在子女的学习上了。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考分都知道得很清楚,但对孩子的个性、特长、心理素质等,却不甚了解。心理学家一再呼吁,过高的期望值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若再加上教育方法不当,将可能引发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最常见的是孩子变得抑郁、自卑、乖戾、急躁,甚至自暴自弃。
三是最穷也不能穷孩子,消费倒挂现象是一种难堪的现实。在攀比心理趋动下,父母们少吃俭用,熬熬省省,倾其所有,用于孩子。有的家长忽视了子女品德教育,而以金钱、物质补偿,加上铺天盖地的名牌广告,令青少年盲目追求“潮、型、威”以满足虚荣感,彰显“高人一等的身份地位”,以产生过度消费的快感和满足。孩子们的奢侈挥霍,使不少中老年人瞠目结舌,长辈们忧心忡忡,这种大手大脚的习惯对年轻人的今天和将来都未必是好事。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父母长辈们一路奔波,这是父母的义务,更是良苦用心。但是,什么事情都父母包办了,孩子就缺少了经历,缺少了独立思考实践的机会。人生的任何一种经历都是宝贵的,无法用别人的经历来替代的。
作为家庭要教育子女尊敬父母,关心体贴父母,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增进代际感情。作为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少年一代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让道德标准和法律规范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风气。父母长辈对于当代家庭老少错位现象理当予以及时纠正,尤其是对于“啃老族”勇于说“不”,以培养和斧正孩子们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念和自立自强的能力。
一个大学生的呼吁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可怜天下父母心,
而我们在大学做了什么?
玩游戏,谈对象,向家里要钱,
在国外,读大学都是自立的,而我们花父母的钱在做什么事情?
看父母为我们受的苦难道还不多吗?
醒醒吧,同学们!
父母真的不容易!
为了父母,我们要学会自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