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媳妇和婆婆过招72回合

这是一个外来媳妇的痛苦呐喊,诉说着她与婆婆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她这个外来媳妇与婆婆的矛盾冲突是越来越激烈,深陷在家庭的困局之中。她该何去何从?

我老家是广西的,在江南小城打工时和丈夫认识,后恋爱结婚,和丈夫感情还可以。记得没结婚的时候,公公婆婆对我很好的,比我老家的爸妈还要好。那时候我很庆幸我遇到了一个好人家。丈夫家是小城乡下的,结婚后,我们就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
但结了婚,尤其是我生了女儿后,很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最刺痛我的是,婆婆看不起外地人。一张口就说,外地人如何如何不好,说的话要多难听有多难听。虽说有时也不是特意指我,但听她这么骂外地人时还是刺得人心疼,即使不吵,心里也憋了气。
婆婆的个性是很强势的那种,家里都要她说了算。嫌我没把丈夫的衣服洗干净,她指着我的鼻子骂。别的我都可以忍,但对我女儿这件事,我忍不了。她很喜欢我女儿,照顾女儿的事她一手包揽了,这是她做奶奶的心意,这我领情。可她不让我碰我女儿,我这个妈妈倒像个外人。
她对女儿太宠了。衣服总是穿得比别人多,看着女儿满头大汗,我要给女儿脱衣服,她不让,说小孩子就要捂,热一点不要紧,冷了才会生病。跟她怎么说都没用。
她也不舍不得女儿哭,女儿一哭,她马上有求必应,全部满足。我说,小孩子哭一下有什么要紧。婆婆马上回过来,“你懂什么?我养了几个孩子,还没你知道得多?”
晚上下班回家,我想抱一下女儿,她也不让。现在好了,我下班回来的时候,她干脆把孩子抱到外面去玩。等到抱回来时,吃饭,洗澡,忙完这些,孩子也就该睡觉了。
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爆发了,“她是叫你妈,还是叫我妈?我自己生的女儿,我为什么不能抱?”婆婆不理我。她希望我在家里当根木头好了,可我是孩子的妈妈。
今年初我意外怀孕,因为女儿还小,我生她时是剖腹产,怕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好,我不同意再生,去做流产手术。丈夫、公公、婆婆一家人都对我有了意见。婆婆看我越来越不顺眼,处处给我难堪。
明明知道我在洗澡,她把灯关了。我刚流产,她故意不做饭,后来是丈夫去买菜给我做的饭。我和丈夫感情到现在为止也还好,只是结婚时间久了,感情难免变淡,他有时说话也挺伤人的。
这个家我是越来越不想回了。一回到家就和婆婆吵,可以说是水火不相容。她说的,我不听,我说的,她不听。婆婆动不动就说,“我们这边人就这样,不像你们那边人那样。”我们已经没法好好沟通了,张口就是吵架。我感觉,在这个家里,他们不把我当自家人,我就是奴隶与下人。
我想离开这个家了,打算出去租房,房子都已经看好了。公公打电话让我回来,说是一家人,有什么矛盾可以坐下来沟通。公公这个人倒是很通情达理的,对我也还好。
可听得出来,婆婆是希望我走的,说“你只管出去好了,我不会来拦你的。”
现在我真的想不好了,回广西老家,去杭州老乡那里一起打工,还是留在个小城?离开了,我也就永远失去我女儿了,婆婆是肯定不会让我带走的,可在她的教育下,女儿将来还肯认我这个妈吗?如果留在这个小城,留在这个家里,我觉得我始终是一个外人,这儿不是我的家。
婆媳关系是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中最微妙、最难处的一种关系,可以说是中国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中的一个传统难题。
婆媳关系,一个永远说不尽的话题,有人说婆媳是天然的情敌,因为她们都爱着同一个男人,有了下一代后,她们又都爱着同一个孩子。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关系,她们爱着同一个对象,彼此竞争,却没有试着爱屋及乌。因为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爱。矛盾的根源或许在于,她们没有划清彼此爱的边界。
当儿子成家立业后,妻子才是他人生的伴侣,是和他一起面对人生风雨的人,父母的角色就得退后。当有了下一代后,在孩子面前,则妈妈的地位是主导,是无可取代的。在这种爱的生态链里,谁都不越位,家庭才能良性运转。可这个问题千百年来传统的中国家庭都没有解决好。更何况其中还夹杂着狭隘的地域偏见。
夫妻情总归是夫妻情,日子还是要过的。尽管现实中的生活是那么复杂,但具体操作起来其实还是有很多技巧的。本文中的婆婆主要问题是一个思想观念偏差,对外来媳妇有偏见,从骨子里瞧不起外地人,这也是一些发达地区个别人的偏见。要婆婆改变这一观念,做媳妇的除了常规的手法以外,必须自强自立,做出业绩来,让婆婆瞧一瞧,别看扁咱,外来媳妇照样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