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箴言22》——心存谦卑,得尊荣与生命

(2022-11-19 18:28:34)
标签:

所罗门

文化

智慧

箴言

分类: 查经分享-箴言
「通达人见祸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22:3)」这一句可能会引起误会,好像鼓励见祸就逃跑,但这几年我们国家所遇到过的灾祸,都能够清楚看见,世界的安然是需要有逆行者守护,NIV与和合本意思相近,但KJV是这样写的:A prudent man foresee the evil, and hide himself; but the simple pass on, and are punished.(意思是:谨慎、明智的人预知到有恶行在前方,会将自己隐藏,不与“恶”同行;而思维简单的人,则忽略恶行,直接与“恶”并行而过,难免被“恶”拖累受罚。)
【圣经所赋予盲目之乐观主义的正确名字,不是信心,而是愚昧。参十四15、16。这句话甚至以更简洁的希伯来文重复出现在二十七12。“受刑罚”(AV;和合:受害),Moffatt 的译法较好:“为它付上代价”。——《丁道尔圣经注释》】

「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22:4)」“敬畏耶和华”的主题再现,敬畏使人心存谦卑,“富有、尊荣、生命”不是“敬畏”的目的,而是赏赐,伴随“敬畏”而获得的,人所做的事情是做给人看的,神看见的是人心,是做这事的起心动念,人能骗得全世界,也欺哄不了神,人是否心存敬畏,不需要向外宣告,神都知道。是否“富有、尊荣、生命”不需要我们去思想,是否“敬畏”、“心存谦卑”则需要我们时常自省。

「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将食物分给穷人。(22:9)」“眼目慈善”(KJV:bountiful eye)并不是说他的眼睛“慈眉善目”很好看,而是他的眼里能看见别人的需要,并且甘心乐意将自己拥有的财物分给缺乏的人,没有丝毫的为难,这样的人是蒙福的。

「赶出亵慢人,争端就消除,纷争和羞辱也必止息。(22:10)」“亵慢人”(NIV:mocker嘲笑者;KJV:scorner轻蔑者),“赶出”(NIV: drive out驱赶,逐出;KJV:扔出,吐出)。
这节经文有点尖锐了,提个疑问,“赶出亵慢人”谁来赶?当问到这一个问题,很多人就会向后退一步了,总之不是“我”。第一,这分明是麻烦事,能远离就远离;第二,“赶出去”那岂不是要“我”当坏人,我只当“好人”的。当每个人都是这种心态,亵慢人所引起的“争端、纷争和羞辱”会继续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相信最终仍是会解决,因为圣经说他们会像糠秕,经风一吹就消散。
第二个疑问,为什么所罗门会有这个提法,或许是因为他的位置,看到过许多的亵慢人,以及他们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他有权柄,他对国里大部分人有“驱逐”的权柄,所以他有这个看见,也有实践的可能性。并将这个结果写下来教导他的后人,有些“争端和羞辱”的止息,就是需要赶出亵慢人。或许这句话,主要写给有“地位”的人,借曾国藩的劝诫“为官避事平生耻”,借周任所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第三个疑问,这卷书的作者是所罗门,一位举世公认的智者,但始终并非耶和华所说,那这句话可作为行动依据吗?我们一直强调不迷信光环,连所罗门我们都不必迷信,不过圣经是神所“默示,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后3:16),到底应当信这句到什么程度,留给各人自己思考分辨。

「我今日以此特指教你,为要使你倚靠耶和华。谋略和知识的美事,我岂没有写给你吗?要使你知道真言的实理,你好将真言回复那打发你来的人。(22:19-21)」这是箴言被记录下来的目的,为要使受教的人,倚靠耶和华。所罗门说:谋略和知识的美事,我都写给你了。NIV:teaching you to be honest and to speak truth教导你成为心里纯全正直的,口中能说真实的、真正的道理。

「不要与人击掌,不要为欠债的作保。你若没有什么偿还,何必使人夺去你睡卧的床呢?(22:26-27)」这是一则非常重要且实用的提醒,“击掌”指的是作出承诺,不要轻易作出承诺,承诺若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就会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窘迫,过度承诺的后果相信很多人都曾遇到。
第二,不要为欠债的(debts,借贷、债务)做担保,后面道出了后果,“你若没有什么偿还,何必使人夺去你的床”,没有替别人还债的能力,没有自己偿还的能力,何必使自己夜不能寐?替别人或自己做担保的那一刻,总有好多不可不做的理由,但所带来的后果也是必然的,且不说是否能还上,都会给自己带来焦虑不安。你若有施赠的能力,就直接施予,若没有,担保借贷是不能做的。
这些提醒也要教导我们的孩童,越早知道,越明智。

《箴言22》——心存谦卑,得尊荣与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