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20》——心灵是灯

标签:
所罗门文化智慧箴言 |
分类: 查经分享-箴言 |
*「人心怀藏谋略,好像深水,惟明哲人才能汲引出来。(20:5)」“谋略”对还是不对?NIV用的词是Purposes(目的),KJV是Counsel(谋划、指引)所以这句的意思是,人心里的真正目的、动机、意图好像深潭,难以捉摸,正如古语所说“人心难测”,然而是可以洞悉的(NIV/KJV的下半句都是由转折but带出),谁可以洞悉?NIV“who has insight”(有洞见的人),KJV“the man of understanding”(明白的、理解的人),能够穿过事情的表层看见里面的人,就能够洞悉人心,看见人的动机和意图。这也是一种「明辨」的体现。
*「人多述说自己的仁慈,但忠信人谁能遇着呢?(20:6)」许多人宣讲(claim,proclaim)自己的仁慈(NIV: unfailing love不变的慈爱,像从神而来的爱;KJV:his own goodness他自己的美好品行),然而忠信的人(faithful person:忠心爱主的人、信实的人)世间难寻(who can find?)所以,宣讲自己美德的人多,追求内里诚实的人少,两种价值,神更爱哪种?我们会选择做哪一种人?
*「两样的砝码、两样的升斗,都为耶和华所憎恶。(20:10)两样的砝码,为耶和华所憎恶,诡诈的天平也为不善。(20:23)」“不同的砝码和度量方式”,指的是“双重标准”,对自己和对别人不同标准,对这人和对那人不同标准,都为神所不喜悦的。在《申命记》中,有相似的劝诫「你囊中不可有一大一小两样的砝码;你家里不可有一大一小两样的升斗。当用对准公平的砝码、公平的升斗。这样,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你的日子就可以长久。(申25:14-15)」因为“不公平的砝码”,会让无辜的人蒙受损伤,让恶人放纵欲念,变本加厉,那采用“双重标准”的人,就没有行出“义”了。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我们也会有意志上的软弱,但至少在我们意识到“双重标准”的时候,想起这教导,求主帮助我们做对的决定。
*「孩童的动作,是清洁、是正直,都显明他的本性。(20:11)」NIV/KJV两个版本的这节经文,都用了Even「即使」这个词引领下文,意思是“即使小孩也是从他的行为,判断这小孩做得对不对,他的行为清洁与否?”这种判断对吗?没有错,因为我们都是看见孩子做了不对的事情,就去纠正他,告诉他对的行为是怎样的。而这一种「即使……」的表达,言下之意是,孩子尚且以行为可判断他们的本性,何况对成人呢?
*「你不要说,我要以恶报恶。要等候耶和华,他必拯救你。(20:22)」为什么不能说:“I’ll pay you back for this wrong”(NIV)在《罗马书》上这样说「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人”或作“事”)。不要自以为聪明。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或作“让人发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12:16-21)」这种“忍耐”有时候是很难受的,但圣经告诉我们“你且等等看”,等候上主的旨意,这种“等候”并非消极什么都不做,若是,就没有摩西向法老请求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了;若是,就没有亚伯拉罕离开本族本家千里迢迢走向应许之地了。当主向你说话,就要像撒母耳的回应:“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也要像门徒听见耶稣说:“来跟从我”,立刻放下手上的事务,凭主旨意行。
*「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鉴察人的心腹。(20:27)」“人的灵”是指人的心灵(spirit),是人最里面与神交通的那个小小的地方,《哥林多前书》如此说「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6:19)」圣灵如“耶和华的灯”在我们的心灵里面,NIV:sheds light on one’s inmost being(照亮我们灵魂的最深处),KJV:searching all the inward parts of the belly(鉴察我们最深处的部分),使我们里面的“阴暗”无处可藏。《约翰福音》说「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1:4-5)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1:9)」“心灵”这个地方要时常打扫,那光才能明亮,若是常常不打扫清理,蒙了厚尘,我们里面的光就会变得微弱,仿佛没有了光,在黑暗里行走,彷徨、惘然若失、掉入泥淖、不知所措。求主帮助我们时常清洗心灵,让主的光常在我们里面闪闪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