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17》----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标签:
箴言智慧杂谈文化所罗门 |
分类: 查经分享-箴言 |
*「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相安。(17:1)」“相安”(peace and quiet),平和而宁静,一种和谐共处的状态;“干饼”(crust,morsel),指面包皮,一小块食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大家互相争斗没有安宁,即使家大业大,还不如只有最简单的食物,却能彼此相亲,谐和协奏。
*「鼎为炼银,炉为炼金,惟有耶和华熬炼人心。(17:3)」这个类比十分形象,要成为有价值的器皿需要经过特定环境的炼制,而人心要成为刚强、如金银般贵重有价值,要在主里经历特定的环境锻造,这就是熬炼。而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经过熬炼的人心,你的人生就绽放不一样的色彩了。
*「行恶的,留心听奸诈之言;说谎的,侧耳听邪恶之语。(17:4)」行恶事的人,常听奸诈狡猾的嘴(deceitful
*「戏笑穷人的,是辱没造他的主,幸灾乐祸的,必不免受罚。(17:5)」“戏笑”(mock),意为取笑,讥笑,嘲笑; “穷人”,不仅仅指钱财上的贫穷,也指有软弱的、有缺陷的、或因为天赋不同而与大众相异的人;“幸灾乐祸”(gloats)还有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的意思。这一句提醒我们要留心我们的言行,当我们取笑别人的软弱、短处时,要想到他们也是主手所造;当我们对别人的灾祸没有同情怜悯,反洋洋自得,我们要当心了,因为“不免受罚”,而这“罚”乃出于主。
*「遮掩人过的,寻求人爱;屡次挑错的,离间密友。(17:9)」意思是:心中追求“有爱”的人,表现出来的行为,是能够原谅别人的冒犯(offense, transgression),而时常将被冒犯的事情不断重复挂在嘴边,即使再亲密的朋友都会因此而变得疏远。
*「定恶人为义的,定义人为恶的,这都为耶和华所憎恶。(17:15)」意思是:将有罪的人定为无罪,将无辜的人定为有罪,是非黑白颠倒,这样的行为都是主所憎恶的。
*「愚昧人既无聪明,为何手拿价银买智慧呢?(17:16)」意思是:愚顽人不能理解明白智慧,又怎会为智慧付上价值呢?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17:22)」这一句可谓传世金句,不仅读起来使人愉悦,而且具有科学意义和医学价值。中医对于情志对应五脏六腑的影响有细致的描述,【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当情志刺激过度(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久),超越了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时,则可影响脏腑气机(如喜则气缓、怒则气上、忧愁则气闭塞不行、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等),因此,情志刺激是内伤疾病的常见病因。不同的情志变化所影响的内脏也不尽相同,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脾、思伤心脾、悲伤肺、惊恐伤心肾等。(摘自网络)】所以,“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4:4)
*「明哲人眼前有智慧,愚昧人眼望地极。(17:24)」“明哲人”(discerning person)是指有分辨力的人,能理解智慧的人,有悟性的人;“眼望地极”(wander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是指游离浪荡于天际,不看眼前的那种不切实际。这句的意思是:明辨的人常看见智慧,愚昧的人常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