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小妮的足球编年史
(2016-06-14 18:17:57)一年一个名字,一年一个故事
1994
和所有女球迷、伪球迷一样的开场故事,被蓝色背影忧郁了的整个夏天。当某个女记者“代表全中国球迷抱抱你”的愿望被满足的刹那,隐隐约约的萌生了想做足球记者的愿望,虽然那只是个愿望。
1995
一头狮子带领的猎狗们夺下了久违的全国冠军。心在左边,你也在左边,就这样种下了我的左路情结,虽然10年后的一次偶遇,你反诘的那句“足球有啥好看”,让我语塞,更心塞,但15岁的日记里,最多的笔墨留给了这个名字。
1996
这一年,现代足球回家;这一年,遇见了记忆中最好的英格兰;这一年,默记下许多的名字,飘逸的麦克马拉曼,无敌的加斯科因,老道的谢林汉姆,甚至是硬朗的有些粗糙的内维尔,好吧,我承认,也有一招鲜的贝克汉姆;这一年,虽然最后夺冠的是德国头球队,但我更愿意把这个年份留给维纳布尔斯的英格兰,恐怕,对我来说,这也是最后的英格兰了吧,当他们最终沦为了英格烂……
1997
30年来最好的国足,没有之一,却只留下了金州的眼泪。那一天,17岁的女孩看到的不只是国家的失利,更是心里的英雄在左路被马达维基亚完爆的耻辱,甲A体能王在长途奔袭中被甩下的一路,铺满了我碎成渣的玻璃心
1998
最精彩的世界杯比赛,没有之一,虽然橙色还是继续悲剧,但是那场半决赛成为至今依然无法超越的经典。“梦游89分钟只有1分钟闪光“的博格坎普,神一般强大的范德萨,始终奔跑着的奥维马斯,大禁区弧顶抽射的岑登,我不会告诉你,正是这些名字,才把我带进了英超的赛场,而带着对希丁克的残念,甚至在八年后的德国,忍不住为澳大利亚祈祷。
1999 瑞恩吉格斯
大概是运气吧,看英超的最初,就不期而遇了百年足总杯的最佳进球。对于南美球员素无好感,所以当他们都在传颂大罗的单刀,多少有些遗憾,幸亏,欧粉还有吉格斯。被对手铭记,大概是对运动员最高的褒奖,温格十多年来的念念不忘,让这份精彩更添精彩。
2000 请叫我曼狗
对的,我是曼狗。不解释。
2001 路易斯菲戈
关于葡萄牙,我只知道路易斯菲戈,不用跟我提那个打耳钉的家伙,谢谢,无论,今时今日他如何闪耀,我只记得初出茅庐那个踢球很脏的家伙。对于葡萄牙的残念,至2011菲戈封王截止。
2002 德国德国德国
写过太多关于这一年德蜜缘起的故事,不再累述。只是从那时开始,考小妮学会了“阅读比赛“。
2003 菲利普拉姆
斯图加特的小猎豹,在很久之后才知道他师出拜仁,但幸亏一纸租借约,才有了冬歇期前不败的青年禁卫军。多年后,为了这个可左可右的边后卫,去看了中德友谊赛,围着万体馆步行了45分钟打不到车的尴尬和劳累,都在久久不散的兴奋中消弭殆尽。
2004 加图索的眼泪
这一年多少有些梦幻,光脚的希腊干翻了一堆豪门,而这样的冷门也让考小妮的铁口神判之名不胫而走;这一年也有很多遗憾,连大赛最稳定的德国都倒在了小组赛。但我愿意把这年的记忆留给加图索,不仅仅是因为趴在草地上的痛苦,更因为在意甲的赛场上,这位不偶像的工兵,撑起了A米最后的阳刚。
2005 乌迪内斯
04欧锦赛“只输一场”的准确预测,种下了“阴谋论”的祸根,带着不同的眼光,重回意甲,一口咬定“只被冠军双杀的乌迪内斯,才是意甲的无敌那厮”。中不溜秋的历年排名,让这话看起来有些儿戏,然而,这却是在一场凌晨观战时醍醐灌顶般的领悟。同样的黑白条纹,对阵国米,酣畅淋漓的进攻,恍若尤文乱入。立马起身翻查数据,惊觉冠军试金石在每赛季中,都兢兢业业的狙击着其他队伍的觊觎。无奈的是,乌迪内斯永远不是转播热点,也只能这样的错过。
2006 克林斯曼
八年后,德国登顶,但我却觉得,世界欠了作为教头的克林斯曼一座大力神杯。或者,准确的说,欧洲欠了他吧。电话门丑闻后,意大利用新科冠军保住了底裤;而晋级四强后的克教头,却并没有顺应民意的去竞选总统,或者“敲开任何一家普通民众的门去做客”。默默卸下主教,把一手好牌留给了勒夫,也把“作为球员和教练都捧杯”的荣耀留给了足球皇帝。
2007 PSV
奇数年的尴尬,唯一的记忆是在欧冠淘汰赛抽签后的一个越洋电话,光脚的PSV抽中了更农民的利物浦,窃以为相较于一众豪门,这是一支最烂的签,却意外的和主教练意见一致了。欧冠8强,对那时青黄不接的PSV或许是个还不错的成绩;而对于中国来说,这可能是“个人球员能在欧洲赛场取得的最好成绩”了吧。
2008 早期尴尬症病发
西班牙夺冠,于是欧洲杯变得如同奥运足球一样,索然无味咯。
2009 猪俊
1995-2009,长达15年的国内初恋终于结束咯,只是“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谁知结局却如此狗血。从深蓝到反蓝,这中间只有一个猪俊的距离。
2010 德国德国德国
就算最终闷死在了西班牙罐头里,但对阵阿根廷的4个进球却无疑是那届比赛最大的看点。是谁说,德国足球不华丽、没创意?所有天马行空的进攻组合,都在90分钟里演练了一遍,定位球、阵地战,甚至门将大脚就能直接进攻得分,德国实力证明了足球是一项“以射门得分为目的”的运动。
2011 13:3血洗伦敦
年迈的曼狗已经不能像10年前那样一场不落了,幸亏没有错过血洗伦敦之夜。一边啃咽着公关狗的例牌套餐“加班等设计”,一边享受着8个进球的狂喜。对了,据说那晚,同城好兄弟在伦敦城也演出了一场好戏。
2012 尴尬癌末期
还是西班牙,病入膏肓的到底是我,还是欧洲足球?
2013 好吧,广州恒大
奇数年的尴尬之二,记忆断片了,心虚的写下广州恒大的时候,扪心自问,一场没看。这一年的记忆,大概是朋友圈的狂欢,看球的,不看球的,反正,登顶亚洲总是件开心事呗。那个晚上,莫非只有我一个人想起9年前没能穿上的黄金圣衣吗?只不过这一次是俱乐部,而胸前的Logo也从adidas换成了Nike。
2014 克洛泽
据说奥斯卡的惯例是,从不把奖发给这届最佳,而是总在还债。欠了8年的东西,终于还上了,还有什么可说的。或者留给克洛泽吧,最后的告别,进了球,捧了杯,美得像童话。
2015 徐根宝
原本在1995的记忆就想过写下这个名字,带领猎狗的这头狮子王,只是,如果只作为甲A冠军教练被记住,可能是侮辱了这位老人吧。那些在复旦的林荫小道里能让一群女生追着跑的第一批球员偶像称他为“徐指导”;那些端着饭盒坐在江湾体育场里做着关于02梦想的年轻人称他为“徐指导”;那些如今在中超赛场所向披靡的中流砥柱称他为“徐指导”;而更多的带着憧憬的年轻脸庞依然称他为“徐指导”。1995,2005,2015,十年一个故事,他们的出头,不过是他20年的埋头,关于传奇,永远,未完待续……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