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篇打了两年腹稿的文

(2016-03-31 16:33:18)
题外话
最近突然多了很多找我写足球的人,好吧,这个世界总是趋利的,政策倾斜,战绩过得去,于是大家都来咯。但真的要写,写什么呢,想起2年多以前一篇在心里默写却未能落笔的文字,不如就记下来吧。
那时候,被问到,是否考虑到俱乐部去工作呢,我却没能第一时间回答,因为已经直接开始臆想,第一天上班会穿什么会说什么咯,然后一句话突然闪了出来,“谈一辈子的恋爱,你敢吗?我敢”


谈一辈子恋爱,你敢吗?
记忆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有些你总也记不住,也有些你永远不会忘,比如1994年的那个夏天,记不住奥数例题的我,却意外的记住了一个蓝色的背影。
和所有的女球迷一样,和所有俗套的爱情故事开篇一样,那个眼睛里闪着光的男子,第一眼,被记住的必然是容颜。一个不懂越位的女孩,就这样开始顶着暑期补习的高温和高压,从表哥零星的介绍里开始了解;囊肿羞涩的尴尬,逼不得已的无视老板鄙视,在书报亭一站就是大半天的翻阅着足球报纸和杂志,开始为自己扫盲。
然后,记住很多个名字,多长多拗口都能叫的好似隔壁邻居那么顺口;然后,记住很多场比赛,虽然身居小镇又屈服于高考压力的我只能从图文描述去脑补现场画面;然后,努力读书,用一个个第一名换来了每周看一场比赛直播的特权,虽然只有甲A;然后,写下了很多文字,稚嫩也好青涩也罢,却成为了班级里最畅销的手抄本;然后,在1995年的秋天,终于找到了说服自己去实现妈妈回归故里愿望的理由,去上海读书,去看一次申花的现场比赛。
1996年的9月,第一志愿女孩,如愿的走进了江湾附近的一所大学,在学校的林荫小径里偶尔遇见跑步经过的申花球员,在校队同学的口中听说那些关于谁谁谁的陈年旧事,也在虹口实现了“要让你们听见我的加油声”的梦想。到终于写完了第三本足球日记之后,突然语塞咯,那一年的他们2:4输掉了比赛,而我第一个爱上的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曾经所向披靡的左翼被马达维基亚完爆........,虽然时至今日,我仍然坚信那才是20年来最好的国家队,虽然5年后另一批人所带来的欢笑,轻而易举的抹去了1997年金州的眼泪,然而那一刻17岁的孩子,是第一次知道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
于是,看世界,又是一个烂俗的开局,最先爱上的是曼联,但幸好这一次没有烂俗到底,谢林汉姆的老道,吉格斯的睿智,基恩的坚挺,斯坦姆的稳定,甚至是内维尔的粗糙,在长长的list里,独独不爱的是“一招鲜”的小贝。1999年的那个不眠之夜,饱受了80多分钟的煎熬后,终于在黎明破晓前爆发,在被自己震聋的欢呼和满街鞭炮声中,我并没有意识到失败的那支所代表的德国足球,是3年后,甚至30年后,我唯一的挚爱........
2000年走出校园,于是没有宵禁不会断电,于是不用担心会吵醒室友,于是每个周末,肆无忌惮疯狂的看球。看着足球杂志,按图索骥的去找那些熟悉的名字所参加的比赛,英超,继而是意甲,而把我带到西甲的是年少时错过的三剑客,在里杰卡尔德上任巴萨教练的那一刻,那时的巴萨并不是如今那支把球传进球门的宇宙巴萨队。
2002年大概是一个拐点,虽然杯赛前,我以为这将会是最糟糕的世界杯,没有之一,因为无端多出了滥竽充数的亚洲球队,也缺少了曾经贡献了32年来最精彩的世界杯比赛(98对巴西)的荷兰队,但多年后的今天,或许我应该感谢那届比赛,让我成为了德蜜。有上帝加持的韩国人一路放倒了欧洲列强,然后在半决赛遭遇了老迈的德国,那支德国有多差,2年后倒在欧洲杯小组赛已经可以证明一切了。所有人都在期待亚洲球队继续创造历史,尽管也许过程并不光彩,但只要结局够精彩,谁又会真的在乎呢?在上半场的僵局后,我斩钉截铁的说,德国人会赢得胜利,并不仅仅是因为我喜欢做个少数派,而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比赛节奏”,“你快随你快,我慢故我在”,在这种固若金汤的控制力下,骚动的不仅仅是急功近利的韩国人,还有一个名叫考小妮的女生,即使最终德国战车毫无意外的错过了大力神杯,但是干净的铲断,团队的合作和纹丝不乱的自我节奏,让我瞬间皈依。于是在我的观赛清单里又加入了德甲,而结果是在一个周末看了8场比赛,在十几年后的今天依然坚持着“欧洲时间”的生物钟.......
而后,蠢蠢欲动,于是加盟体育品牌公司,继而申请进入足球部门,在被一间以“女性不方便服务足球运动员”为由拒绝后,甩下一句“我要告你性别歧视”之后,又转投了另一间,虽然只是负责草根足球,但足球,终于从平面和视频里,滚动到了生活里,真真切切的3D真人版化了,不是吗?
而后,认识了一些足球运动员,当他们的真诚与青少年运动员赛场上的笑脸,在脑海中一次次重叠的时候,我才恍觉,或许对于足球,我并没有多爱,十几年来不过是一场趋利的追逐,只会关注那些成功的背影,却不曾回头看看那些还在泥泞中的努力。
当我回头的时候,它已经改了名字,叫做“中超”了,球市惨淡,骂声载道,鬼影重重,而那时候的我,也被眼科医生鉴定为“泪腺不发达”,大概是1:9的那年透支了太多吧,于是好像不觉得受伤了,无论成败,于是能很平淡的在比赛后点评熟悉的那些人,于是甚至写下了一篇后来被朋友盗用做MBA论文的关于大赛利益分配的浅析。
之后,好像慢慢远离了,是不是爱,大概也都忘了,但每2年总会有一次提醒着我,它还在,我也没离开。巧合的是,差不多每次大赛的时候,也就是我会考虑换工作的时候,如果老板不能接受我长达一个月的行尸走肉般存在的话。周而反复,几个来回之后,我才明白,我们从不会说感激太阳的温暖,但心里对太阳的依恋却从来都在,大约足球于我,就是太阳这般吧。
2年多前,忽如一夜春风来,成千上万球迷来,然而,全民欢呼亚洲首冠的那一夜,我却沉默不语,我想我大概是不喜欢这种全民狂欢的吧,毕竟狂欢后的,只会是颓唐,而只为狂欢而来,也绝不是真心的欢喜。而后,中国有了一位最重要的球迷,回忆起“足球市长”给一个城市所打的强心剂,“足球主席”大概可以翻天覆地;而后,全民狂欢延续成了万众参与;而后,一次次地被人问到关于足球的这些那些;而后,也许真的可以期待“迟来的那些终将到来”.......

可能我一直爱的那个是“足球”,虽然它有张脸叫做“中国足球”;也可能我其实一直无法分辨我更爱哪张脸,所以只能全部喜欢。足球,是一种起源于智慧,继而勇敢,最终成就的游戏吧;中国足球呢,是我最早的启蒙,是我曾经有过的期待,又或者是被雕刻出的未来?既然分不清,那索性就全盘照收吧......

14岁到36岁,22年,6届世界杯,6届欧洲杯,看过多少场比赛,爱过多少个球员,写过多少文字,不记得咯;14岁到36岁,22年,谈不上一辈子,但足以完成除了出生和死亡以外的人生全过程,虽然结婚生子这一课我一直没补上;
14岁到36岁,22年,头发越来越短,皱纹越来越多,心事越来越重,生命越来越轻,足球却好像不远不近的,一直在那里;
谈一辈子的恋爱,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健康还是疾病,我都爱你;
爱一辈子的足球,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不管是辉煌还是肮脏,都不离弃;
我敢,你敢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