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没有标准答案?
(2010-11-05 15:14:29)
标签:
杂谈 |
拿到孩子们的考试卷了,按照分数高低排列了下试卷,然后一张张开始检查。
这一次的阅卷老师不是我,并不是说对其他老师不信任,只是我想对孩子们更负些责任,才再次看了看包括阅读和作文这两个主观性比较强的部分。记得我读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因为每个老师的喜好和宽容度不同,在阅读和作文部分的评分,为了更为公平起见,往往都是一个阅卷小组一起来评审,对于部分争议性较大的作文,还要三堂会审,开讨论会。只是这里师资的匮乏,恐怕这样的阅卷方式是行不通的吧,但是执着的考小尼还是想认真一回。
越看越心慌。考过几次单元测验,也批阅了初一年级的语文试卷,对于开放式问题,考小尼一直坚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即可得分的标准,从不迷信参考答案,更反对教条。在我看来,语文考试本就是对于理解能力的一种考核,而不是对出题者心思的揣测,所以是不是逐字逐句的吻合,根本不重要,主要对于核心意思的把握是到位的,都应该是正确的,毕竟我们谁也不是作者,作者写作时脑子里飘过的是神马浮云,谁TMD知道呢。
到了作文,更是心惊肉跳,我最喜欢的孩子拿了个7分的超低分。一篇题为幸福的作文,他是这样写的,“在战争时,人们渴望和平,在饥荒年代,人们渴望温饱,然而温饱解决了,人们又想过上富足的生活,不管世界怎么变化,人就是这样,永远都满足不了。对于这种想法,我似乎很厌恶。.....走在山上,我羡慕花草树木,他们不需要太多,只要阳光,雨露,没有欲望,没有肮脏的世俗观念,它们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在发达的高速公路上,在山间幽静的山路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石头,他们是快乐的,幸福的,多年来,他们任人踩踏,却毫不抱怨,可能他们也懂得助人为快乐之本这句话吧。.......在我家门前,有一对鸟儿,他们每天自由自在。早晨他们放声歌唱,每天怀着愉快的心情,一个星期便把巢筑好了,他们在巢里生儿育女,几个月后,他们的宝宝,也腾空了,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后,我相信他们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我觉得幸福很简单,快乐就好,不需要什么。”
诚然,孩子的字迹太过潦草,被繁忙的阅卷工作压得疲惫不堪的老师一定没有耐心去读完他的文字,这也算不上一篇好作文,有些逻辑上的混乱,部分语句也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但以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我喜欢他的思想,甚至我喜欢那字里行间的小小愤怒,当这个世界只剩下陈词滥调的温情脉脉的时候,一个不屑粉饰的太平的孩子,却只得到了40分满分中的7分。
我瞬间呆了,因为我突然发现我不知道该如何跟他交待,我不知道我教他的那些到底对不对,甚至在某天晚上,我跟他说的那个“一根骨头的幸福”的故事是不是这次低分的直接成因。同样的,我也没有勇气拿着这篇作文去跟阅卷老师理论,我并不是怕得罪谁,却害怕在我离开之后,孩子们会更失落或者被特别照顾。
而后,继续看别的考卷,看到了许许多多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的文章,我相信不会有抄袭或者作弊的现象,这种似曾相识,并非孩子们之间的互相借鉴而只是对于统一购买的参考书或者是作文选中范文的拙劣模仿。读书的时候,我从不看那些作文选,在我看来,那些范文只是别人的故事,与我何关,我手写我心,我只是记录我的生活的那个自己。这些一脉相承的文章无一例外的获得了及格分,尽管其中很多因为记忆的模糊,错字连篇,病句连连,甚至前言不搭后语,我无奈的沉默了,然后写字。
恐怕我写的这些字,在语文考试里,也只能拿到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吧,那么我该如何教育我的学生,是继续做个独立思想的个体,还是简单模仿的copycat,考小尼踟蹰,蹒跚,无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