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小尼回家
(2010-11-06 19:49:53)
标签:
杂谈 |
昨天突然接到上海的电话,有些很重要的事情需要赶回去处理,于是第一时间和学校请了假,安排好了课程,换了课,也安排了补课。原本打算周日去家访,也提前到了今天。昨天告诉孩子们,要调整家访的时间,却引起了小小的风波,一个孩子作为代表,来问我,老师,你要走了吗?还回来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开心地笑了笑。
这一次离别来得有些突然,却又恰巧发生在考小尼的不愉快之后,于是许多人在听到这个决定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还回来吗?至少这一次,考小尼很清楚自己的答案是肯定,甚至在某个晚上,孩子们说,现在的成绩考不上高中,七年的落后,能不能补回来,找谁补,怎么补,老师没有那么多耐心,他们不是好班,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那个瞬间,我很想留下,或者说,很想把他们都带走,只是,我没有说,因为我知道这是个太过艰难的决定,而我从来都是个言出必行的人,尤其在这些孩子面前。
今天去几个女生家里家访,她们是很乖的那种,但成绩并不好,偶然听说,她们中的大部分都有文艺方面的特长,只是学校并没有任何的条件去培养和发展她们,于是建议她们可以去了解一些艺术类院校的信息,或者报考文工团什么的,至少也算是一条出路。其实对于这些女孩,我并不太担心,她们的家境都还不错,有几个也长得很漂亮,性格很开朗活泼,这样的女生一定会有前途和发展。跟她们聊了很久,然后安心地回到学校。
刚刚收到一个孩子的短信,在之前的博客里写过他,那个十五岁的男孩,之前他的几句话,曾经深深地伤害了我。“除了老师,我很难找到另外一个位置给你”,“你干嘛要那么关心我的私事阿”,在他被老师从我的寝室里抓走去上政治课之后,他告诉我,“请你以后不要跟别的老师说我的事情”,“这事我不想让你知道”,虽然一直很努力的想和他们做朋友,也有些孩子从来不把我当老师,但这个觉得我总是针对他的孩子,却一直抗拒着我。我知道他是个留守儿童,有时,言语和神情里都流露出对父母的不满,自己混沌的度日,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只是在浪费自己的有些聪明的天分。我觉得他有些随遇而安,甚至从来都不想努力什么吧,就像刚刚他问我“老师,你在哪?上海吗?为什么去呢?”而后又说“你走了,那课怎么办?你走了也好,我就不用值日了。祝你好运。”他说的值日,是从这个学期开始我安排的值日生计划,每天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下一句名人名言分享给同学们,值日的同学要介绍这句话的出处,含义等等。一方面,希望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希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是好多孩子都很惧怕这种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的机会,甚至这个期中考试语文考了全班第一的孩子,也一直在逃避值日。
他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问我,能不能留下,可不可以不走,我不知道该夸他懂事还是埋怨他的不争,但是我很肯定他可能是班上最舍不得我的那几个之一,因为他也是最爱粘着我的那几个孩子之一。关于留守儿童的故事,我听过许多,也一直很想了解更多,是不是这样的孩子习惯了离别,或者说在他们看来是被抛弃,甚至慢慢的在这种习惯中,他们开始认定被抛弃是一种宿命,于是麻木,于是不再争取,或者说,不再期望了吧。写下这些字的时候,我很心疼,只是我知道,自己没有伟大到不离不弃,或者说,无论如何作为一个老师,我都很难伴着这些人成长,坦白说,考小尼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无能为力,对这些孩子,我无能为力。
考小尼要回家了,只是短暂的告别,但是可能两个月之后,我会真的跟这些孩子说再见,我不知道他们中有几个人会真的有勇气在长大一些的时候去上海找我,或者有多少人会拨打那个他们偷偷记下的电话号码,甚至还会有几个人记得我,但我可能会一直记挂这些孩子,关注他们的成长,甚至希望帮他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者说,至少帮他们找到自己的梦想。虽然只有两个月的相处,我想这一次,我是真的爱上这些孩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