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丽乡村手工挂面 |
分类: 行走太行 |
凌晨4点,葛师傅郝师傅就早早起床了,他们开始一天的手工挂面制作,备盐水、和面。

按照面粉的比例,向和面机里倒入溶进精盐的水。

葛师傅说,一次和面的面粉大约70斤左右,现在都是机器和面,省时省力。机器搅拌时,他要随时观察面的软硬程度。

半小时后,和好的面倒进大盆

葛师傅说,虽然有了和面机省了些力气,但为了保留挂面的质量和口感,下来还得用手工揉面,这也是个靠技术和力气的绝活。

和好的面倒在案板上

擀面。用擀面杖将面饼擀薄。大大的面饼散发着诱人的麦香。


郝师傅也上手了。


粗盘。将切好的一根面均匀抻拉码在案板上。

只见擀面杖粗细的面在葛师傅手里快速翻飞,郝师傅快速码垛,俩人配合默契。


细盘。粗盘后放置十几分钟的面此时已经很有韧劲了,只见葛师傅两手快速抻、甩,面条舞龙般翻飞拉长,一旁的郝师傅则熟练地将再次变细的面条盘入面盆里。

像一个魔术师表演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绝活。葛师傅自18岁开始就学做挂面,现在已经是炉火纯青经验丰富的师傅了。
机器盘面后初次悬挂
师徒俩开始拉面,这是第一次抻拉。只见刚才盘好的面在师徒俩的抻拉下再次变细变长




最后一道工序。二次抻拉。这次是在院子里2米多高的架子上操作。徒弟站在高处的凳子上负责将面排架好。

师徒俩配合默契

葛师傅再次变幻魔术,发丝一般粗细的挂面银瀑一样悬挂起来。

整个小院飘荡着小麦天然的芳香。





朋友们可以手机扫如下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木棉爱摄影”关注,方便手机阅读。
前一篇:早春的堇菜科植物
后一篇:手工粉皮是这样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