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2011-04-01 14:07:25)
标签:

东岳庙

道教正一道

琉璃牌坊

机灵鬼透亮碑

朝外大街

分类: 北京原风景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北京东岳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的北侧,原是道教正一道在中国华北地区的第一大丛林。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具有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以及北京的民俗文化,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东岳庙的兴起与正一道支派“玄教”在元代的鼎盛密不可分。元延佑年间,张道陵的三十八世孙张留孙被元成宗封为玄教大宗师后,深感当时全国各地都有祭祀东岳大帝的东岳庙,而大都却没有,于是便出资在齐化门外购置了土地准备兴建。但未及开工,张即已去世。其弟子吴全节继任为大宗师后,继续推动了建庙事宜,最终在至治二年(1322年)正式开工建设,到第二年(1323年)落成,被朝廷赐名为“东岳仁圣宫”。当时,庙内的主要建筑有大门、大殿、四子殿和东西两座廊庑等,后来在泰定二年(1325年),鲁国大长公主又捐建了寝宫,使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是好景不长,在元末的战乱中,庙宇也受到了较严重的毁坏。

    明代开始,玄教并入了正一道,东岳仁圣宫也改名为东岳庙。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在原址基础上全面重建了庙宇,此后的嘉靖和隆庆年间,也曾进行过一些整修。万历三年(1575年),明神宗根据太后的旨意,发下宫帑大规模扩建了东岳庙。但是到了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庙中遭遇火灾,绝大部分建筑都被烧毁,仅存左右道院幸免于难。灾后的第二年(1700年),康熙帝颁布敕命重建庙宇,于是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按原样修复了东岳庙。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整座庙进行过重修。道光年间,本庙主持马宜麟四处募化,增筑了东西两座跨院,修建百余间房屋,并创办义学,收容家境贫寒的子弟入学。

  1900年以后,随着时局的动荡,东岳庙也渐趋衰落,仅靠出租房屋来维持日常用度。庙里先后遭到义和团和军队的骚扰。1947年时,又有一批来自山西和东北的流亡学生住在庙里,他们以破除迷信为名进行了大规模洗劫,更加重了东岳庙的损坏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岳庙先是因为附近火药厂的爆炸而被震碎了不少塑像,后来整座庙又被北京市安全局占用,从而宣告关闭。直到1995年,北京市政府才决定恢复东岳庙,庙中所驻机关全部腾退,并随后建立了北京民俗博物馆,于1999年正式对外开放。1996年,北京东岳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8年5月3日,国家再次重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将北京东岳庙归还道教,至此,中断了70余年道教活动的北京东岳庙,重新又有了玄之又玄的茅山道士。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东岳庙现占地约71亩,有房屋近400间,绝大多数为清代所建。在布局上,分为正院、东院和西院三个部分。主要建筑都集中在正院的南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琉璃牌坊、山门(已拆除)、棂星门、瞻岱门、岱宗宝殿、育德殿和后罩楼等,形成了六进院落。

 

3、琉璃牌楼: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为三间四柱七顶的黄彩琉璃牌楼。屋顶为歇山顶,正脊两端有鸱吻和螭吻,正中饰火焰宝珠。牌楼现在与庙门隔朝阳门外大街相望,原本东西还各有一座木制牌楼,现已拆除。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4、在牌楼正间的南北两面各有一块石匾,宽2.8米,高0.9米,北面书“永延帝祚”,南面刻“秩祀岱宗”,相传为明代宰相严嵩所书。1990年9月朝阳区文化文物局拨款予以维修。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5、山门:是东岳庙原本的正门,1988年因拓宽朝外大街而被拆除。(照片来自网络)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6、山门内的东西两侧有钟鼓楼。东侧的鼓楼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7、西侧的钟楼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8、东侧鼓楼立额上题“鼍音”,西侧钟楼立额上题“鲸音”。何谓鼍音?鼍,俗称猪婆龙,爬行动物,为鳄鱼的一种,再说白一点就是扬子鳄。皮可以制鼓,再有,其叫声如同敲鼓,所以用鼍音来比喻鼓楼。何谓鲸音?因为撞钟的木杆为鲸鱼形,故用鲸音来表示钟楼。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9、棂星门:现在东岳庙的庙门其实是原本的二道门--棂星门,在山门拆除后,这里作为了正门。原来悬挂在山门的康熙帝御书“东岳庙”横匾也移到了这里。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10、瞻岱门:庙门内即为瞻岱门,是一座五间庑殿顶的过厅式殿堂,又称龙虎门、瞻岱殿。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北京东岳庙有“三多”,分别为“塑像多”、“楹联多”、“石碑多”。

    楹联多是北京东岳庙的一大特色。多数殿宇前都挂有白底黑字的楹联。它们不仅反人们对东岳大帝的崇敬,也表现出道教文化对民族精神财富、民族心理影响的印痕。既是对各殿司神职能的诠释,也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憧憬。是“善恶有报”观念所折映出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即家庭伦理道德,政治伦理道德,社会伦理道德的体现。它们或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或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或意蕴悠长,寓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1、瞻岱门悬挂楹联: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12、东旁门楹联:阳世阴非,在尔心还想欺饰;假善真恶,到此地难讨便宜。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13、西旁门楹联:倚势欺人,人或容,神明不恕;瞒天昧己,己未觉,造物先知。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塑像多”是北京东岳庙的又一大特色。北京东岳庙供祀的就是泰山神东岳大帝众神体系。根据1972年的统计,庙内尚有塑像1316尊。现已恢复近千尊。

    瞻岱门的内三间为穿堂,旁边两间供“哼哈二将”和“岳府十太保”。

    “哼哈二将”也称龙虎二将。哼将手中持枪,哈将手中执钺。传说二将皆有制敌绝招:哼将用鼻一哼,射出两道白光,将敌魂魄吸走;哈将张嘴一哈,喷出一团黄气,对手魂飞魄散。

 

14、西侧哼将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15、东侧哈将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岳府十太保”是东岳圣班的护法神将。分别是:翊灵昭武使温元帅、顺灵昭化使李元帅、协灵昭济使铁元帅、镇灵昭赞使刘元帅、通灵昭佑使杨元帅、宣灵昭庆使张元帅、广灵昭惠使康元帅、安灵昭应使岳元帅、显灵昭利使孟元帅、永灵昭助使韦元帅。其中以温琼温元帅最为有名,相传其为岳府猛将,受玉帝敕旨出入天宫、巡查五岳。

 

16、东侧五位太保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17、西侧五位太保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18、瞻岱们后殿挂“东岳大帝宝训”。 【天地无私,神明鉴察。不为享祭而降福,不为失礼而降祸。凡人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贫穷不可欺尽。此三者,乃天运循环周而复始。故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损人利己切宜戒之,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做。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什么命,问什么卦,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网恢恢,报应自速。谛听吾言,神人监服。】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19、瞻岱门两侧过道内的墙壁上各悬一个大算盘,书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句,寓意人世间善恶因果,就象这算盘一样公正。提醒人们因果自有报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此物相传由满人葆享所献,葆享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山西布政使,家住朝内拐棒胡同。光绪六年十一月十三日,儿子结婚,日子是让道士给选的,当时有一个在朝为官的御史叫邓程修,前往道喜,遭门房冷遇,便生报复之心,在皇帝面前告了葆享一状,说葆享在圣祖仁皇帝(康熙)的忌辰之日为其子举办婚礼,大摆宴席,实属大不敬之罪。皇帝将葆享革职查办,葆享感到非常意外,同时也觉得很窝囊。就叫外孙子做了两个大算盘,挂在了北京东岳庙,让东岳大帝主持公道。据说这两个大算盘挂上不久,邓程修就得病死了。后来人们就用北京东岳庙的算盘作为镇宅辟邪的吉祥物了。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20、福路:出瞻岱门向北是一条御道,直通岱宗宝殿,称为“福路”。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21、福路起点西侧,有一株老槐树,人称“寿槐”。京东民间流传“先有老槐树,后有东岳庙”,以喻树龄极长,据传在800年以上,民间赋予它祈盼健康长寿的吉祥寓意。由于年代久远,树身已成空洞,只剩三分之二存有树皮,且不足五公分厚,2003年入夏起,古树从内到外得到科学养护。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22、祈福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福路的东西两侧有两座碑亭,顶覆黄色琉璃瓦,放置康熙帝和乾隆帝御笔亲题的石碑。

 

23、东侧碑亭立康熙御碑:康熙四十三年(1704)立,螭首龟蚨,刻满汉文,首题《东岳庙碑文》。清圣祖御笔,记述了康熙三十七年(1698)东岳庙失火后皇家出帑银重修的经过。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24、西侧碑亭立乾隆御碑:乾隆二十六年(1761)立,螭首龟蚨,刻满汉文,首题《东岳庙重修碑记》。清高宗御笔,记述了乾隆二十六年皇家出帑银重修东岳庙等事项。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25、碑亭内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26、碑亭藻井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在东侧康熙御碑亭前立一铜特,在西侧乾隆御碑亭前立一玉马,均为新造。相传是文昌帝君的座骑。原放置在后罩楼文昌殿前。

 

27、铜特:是一种叫做“特”的神兽,长着马头、骡身、驴尾、牛蹄,俗称铜骡子,高三尺许,鞍背铸康熙戊子年(1708年)制,为京城善士所献。摸铜特是老北京庙会习俗,曾流传“东岳庙的铜骡子能治病”,哪里不舒服,只要先摸摸自己,再摸摸铜骡子相应的部分,病自然就好。原铜特移到了白云观的老律堂前。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28、玉马:原由白瓷烧制,光洁如玉,人称“玉马”。康熙皇帝南巡,此马侍驾有功,又称“御马”。原物现已不存。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福路和碑亭的东西两侧,各有一组回廊。回廊共七十二间,代表东岳大帝掌管下的地狱七十二司。每间门楣上都挂有所敬神司的横匾,两侧柱上贴有楹联,殿内塑像造型生动,形神兼备。以前每司供一神像,后来又增建了四司,因此共有七十六尊神像,原像早已不存。现在的泥塑是1995年重建时由“泥人张”的传人重塑的。

 

29、七十六司回廊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30、这是其中之一“土地司”,土地崇拜源于原始先民对土地负载、生养万物的自然属性的崇拜。后来,土地神成为管理一方的守护神,保佑五谷丰登、家宅平安、添丁进口、六畜兴旺。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31、岱宗宝殿:东岳庙的主殿,始建于元代至治二年(1322)。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遭火焚,三十九年(1700)重建。乾隆朝又加修葺。大殿面阔三间,顶为为单檐庑殿顶,绿剪边琉璃瓦屋面。殿身的梁、柱、檩、枋均绘有皇家才允许使用的金龙和玺彩画,正面檐下悬挂华带匾“岱岳殿”,四周雕饰盘龙,包有金叶。大殿前建有月台,摆放铜香炉和石五供,台前东西有焚帛炉。

    殿内供奉“东岳天齐大生仁圣帝”。大帝座旁有金童玉女侍立左右,其下有“年”,“月”,“日”,“时”四值功曹,四值工曹后方有“温”,“赵”,“马”,“岳”四大元帅侍卫。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三教搜神大全》:“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帝之孙,神灵之府也”。《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五岳之神分掌世界、人物,各有攸属。岱泰山乃天帝之孙,群灵之府,主世界人民官职、生死、贵贱等事。”

 

32、康熙御笔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天下东岳庙众多,祖庭在泰山岱庙,北京东岳庙是东岳大帝在都城供奉的东岳庙。泰山在古代被视为距离天最近的地方,与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秦始皇前已有七十二帝朝泰山。道教认为,东岳大帝主宰人间富贵贫贱和幽冥十八层地狱,因此东岳庙就渐遍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33、殿前油灯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为东岳大帝圣诞日,届时,庙观道士会举行隆重斋醮科仪,颂经礼忏,以示庆贺。


34、殿内匾额“岳宗昭贶”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大殿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一座。东为三茅殿,西为炳灵公殿,配殿前廊的斗拱上有替木,排列制式具有元代的风格。耳房中设有吴全节祠、张留孙祠、山府君祠以及嵩里丈人祠等。

 

35、东配殿三茅殿。“三茅真君”指的是道教茅山派祖师茅盈与两个弟弟茅固与茅衷。相传东岳大帝将女儿许配给茅盈,其后来成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代理大生之案,与东岳大帝同签世间生死,统领五岳神仙。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36、西配殿炳灵公殿:供奉东岳大帝三太子炳灵王尊神,他是统领“三山”(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的正神,宝诰有云:“尊父威权,体天行道”,“体性炎炎,降福降祥降福祉,正心耿耿,广文广武广仁慈。”殿堂左右侍立六武将,各具神态,颇有威势。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大殿前福路东西侧各有殿宇一座。东为阜财殿、西为广嗣殿,寓意财源广进、多子多福。

 

37、阜财殿:“阜”即多也。殿内供奉财神6尊,可以算是全国各宫观中供奉财神最多的殿宇。殿内手拿金元宝的是文财神比干,保佑世人官运亨通,学业有成;旁边端坐武财神赵公明,道教中奉其为“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帅”,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38、西有广嗣殿:位置与阜财殿相望。“广”亦多也,殿内供奉“九天监生明素真君”和“九天卫房圣母元君”,俗称子孙爷爷,子孙娘娘。民间传说他俩就是周文王夫妇。殿堂两边是送子郎君,二人身上爬满机灵儿童,很是有趣。多有一些求子、祈愿夫妻和睦、合家幸福的信徒前来焚香叩拜。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39、岱宗宝殿前东西各有碑林:东碑林、西碑林。前文说到东岳庙有三多,“石碑多”便为其三,原东岳庙的各院落内都立有石碑,最多时达160多块,数量居京城之冠。现存的一百余块石碑全为元明清三代的作品,多为历朝修建东岳庙碑记和民间善会石碑,种类齐全,品味高贵,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40、碑林中最著名的也是最早的碑刻是元天历二年(1329年)的《大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俗称道教碑,世称镇庙之宝。为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奉敕撰文,书丹并篆额。赵孟頫喜好道教,与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吴全节交往甚密,曾奉旨为二人画像,悬挂在大都崇真宫中。至治二年,张留孙羽化,赵孟頫悲痛不已,不顾年老体衰,毅然奉诏撰写《张公碑》。洋洋两千余字,详细记述了张留孙生平之事迹,赞美之意,溢于言表。数月后,赵孟頫也辞世而去。2001年经专家鉴定,该碑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41、碑刻局部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此外,赵世延的楷书《昭德殿碑》、虞文靖的隶书《仁圣宫碑》等也颇为著名。

 

42、文革期间,庙内碑刻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被推倒砸碎,文饰也被凿去,有的碑身上还用黑墨划上了革命标语。推倒后的碑刻或用作地基或深埋地下。1995年底东岳庙被朝阳区文化文物局收归时,完好的碑仅存18通。后来,掩埋在地下的石碑又重新被挖掘出来。1997年底石碑修复工程开始,历时一年,基本上按原来的位置归位。目前,中路正院东西碑林共有石碑89通,重现了东岳庙“石碑多”的特色景观。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老北京有一句挂在嘴边的俗话:“机灵鬼,透亮儿碑,小金豆子,不吃亏儿”。这是形容东岳庙里的三通石碑和一块石头。它们体现了老北京人那种幽默、达观的性格特点。


43、“机灵鬼儿”:东碑林里有一通清顺治年间的《重建东岳庙金灯碑记》碑,碑座两侧各刻有一个提着灯笼的小道童。这俩小道童头上挽发,身穿道袍,双手擎竿,竿尖挑一灯笼。道童身边五彩祥云缭绕,身后是一株枝叶扶疏的老树。由于雕工精湛,据说不论从哪个方向看去,都像在冲你笑,被人们称为“机灵鬼儿”。也有传说,因年久通灵,这两个小道童常在晚上提着灯笼出庙玩耍,到庙门外小摊上佘糖果吃,摊主到处打听,却没人认识这两个小童儿,后在夜里偷偷尾随身后,见二人进了庙门,遂不见了踪影。第二天到庙里来找,发现了碑坐上的两个小家伙。于是,将左童的灯笼用纸糊上,右童的一只脚用线捆住,从此以后再也没见到打着灯笼的小道童出庙玩耍。可惜的是,现在那俩道童的面部已经残破,看不见这俩“机灵鬼儿”的笑模样了。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44、另一侧的“机灵鬼儿”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45、“透亮儿碑”在福路西边,是清顺治七年(1650)的一个碑记《白纸圣会碑记》,因碑首两条盘龙有六处有意刻漏而得名。这种透雕手法用在“螭首龟趺”碑刻的极为少见,在视觉效果上更具立体感。老北京人十分形象地叫作“透亮儿碑”。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46、“小金豆子”:在“岱岳殿”西侧的殿台基上,有一块青白石条,其上有大小如豆的自然铜矿脉点。雨过天晴,金光闪闪。“小金豆子”由此得名。现在,这块石头已经用玻璃罩起来。据说,游客只要从这块石上迈过,今后一定有财运。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至于“不吃亏儿”,是一座“猴儿捅马蜂”的石雕。想偷吃蜂蜜的猴子去捅蜂窝,虽吃到了蜂蜜,却也挨了蜇。猴蜂都不吃亏。只可惜,这座石雕已残破得无法展出了。

 

47、东岳庙殿堂布局、规制极高,为前朝后寝式,以工字廊与岱岳殿相联的是育德殿。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48、育德殿本为东岳大帝和淑明坤德皇后寝宫,为庑殿顶,面阔五间,前出抱厦,内饰龙凤天花,与岱宗宝殿相呼应。殿内悬挂清代道士娄近垣所书的“玄妙赞化”匾,原供奉东岳大帝和淑明坤德帝后的神像,现在供奉明代成化年间三官大帝坐像,殿内另有年、月、日、时四值功曹侍立,马、赵、温、岳四武将护法,均为楠木雕刻加彩绘,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表现出明代时期巧夺天工的造像艺术工艺,以及造像者对神的敬意。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道教认为:阴阳始判,天地形成后,乃有天官、地官、水官三帝出而治理天、地、水三界。而天、地、水三官本自三元真气,被元始天尊敕为“三官大帝”。“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天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 

 

49、育德殿外饰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三官大帝及辅臣像原供奉在朝阳门内的大慈延福宫,解放后该宫被拆除,因此这11尊神像被移至此处安身。

 

50、育德殿匾额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51、工字廊(穿堂)内部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52、工字廊东侧东太子殿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53、东岳庙中路的最后部是一座二层的后罩楼,原来有玉皇阁、碧霞元君殿(东岳大帝的女儿)、斗姆殿、大仙爷殿、关帝殿、灶君殿、文昌帝君殿、喜神殿、灵官殿、真武殿等,现已改为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展厅。在西边楼下还有三间御座房,是供皇帝来庙祭典或去东陵祭祖路过时休息使用的。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东岳庙的东院以居住为主,建筑较为分散,生活气息较浓。院内回廊环绕,栽满了奇花异果,并精心布置了亭台怪石,成为一座美丽的花园。据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便常常来此观赏休息。

    西院由供奉各路神祗的小型院落组成,有东岳宝殿(祠堂)、玉皇殿、三皇殿、药王殿、显化殿、马王殿、妙峰山娘娘殿、鲁班殿、三官殿、瘟神殿、阎罗殿以及判官殿等。殿宇的规模都不大,多是由民间人士出资修建而成的。

 

附一张东岳庙平面图:

【北京】东岳庙-老北京的道教圣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