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2011-04-08 15:44:35)
标签:

潭柘寺

古刹

佛教寺庙

岫云寺

门头沟

分类: 北京原风景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这九座山峰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处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因而这里植被繁茂,古树名花数量众多,自然环景极为优美。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在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谚语。潭柘寺在晋代时名叫嘉福寺,唐代时改称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又先后恢复了龙泉寺和嘉福寺的旧称,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其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而民间一直称其潭柘寺”。

 

2、路牌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潭柘寺后有九峰环抱,寺前山峰则如巨大屏风,俗语有云:“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抱”描述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寺庙依山取势,气度恢弘。殿堂逐级向上,参差错落层层排列,四周有高墙环绕。寺院内外古木参天,寺前流水淙淙,僧塔如林,修竹成荫。清康熙皇帝称赞这里是:“名山胜境不次于五台山。”1957年,潭柘寺被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古寺背倚宝珠峰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潭柘寺占地面积6.8公顷,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现已不存)和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和太后宫等。西路有愣严坛(已不存)、戒台和观音殿等,庄严肃穆。此外,还有位于山门外山坡上的安乐堂和上、下塔院以及建于后山的少师静室、歇心亭、龙潭、御碑等。塔院中共有71座埋葬和尚的砖塔或石塔。

   

4、山门外木牌楼前有一对石狮,雄壮威武。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5、牌楼前有古松二株,枝叶相互搭拢,尤如绿色天棚。这棵是卧龙松。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6、山门外3楼4柱的木牌楼,正面书“翠嶂丹泉”,背面书“香林净土”。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7、过牌楼是单孔石拱桥,名“怀远桥”,过桥即是山门。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8、山门匾额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9、穿过山门即到天王殿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10、天王殿殿中供弥勒像,背面供韦驮像,两侧塑高约3米的四大天王神像。殿前两侧为钟鼓楼。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11、天王殿后是大雄宝殿。宝殿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型碧绿的琉璃鸱吻,是元代遗物,上系以金光闪闪的鎏金长链。殿内正中供奉硕大的佛祖塑像,神态庄严,后有背光,背光上雕饰有大鹏金翅鸟、龙女、狮、象、羊、火焰纹等。佛像左右分立“阿难”、“伽叶”像,均为清代遗物。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12、上檐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13、下檐额为乾隆御笔“福海珠轮”。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14、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型碧绿的琉璃鸱吻,是元代遗物,上系以金光闪闪的鎏金长链。鸱吻是作为镇物出现的,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属水,克火,故而置于屋脊以镇免火灾。据说,康熙皇帝初来潭柘寺时,看见鸱吻跃跃欲动,大有破空飞走之势,于是命人打造金链将它锁住,并插一剑,今鸱吻上“镀金剑光吻带”就是康熙所赐。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15、祈福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16、大雄宝殿后为斋堂院,是和尚们吃饭的地方,堂后有三圣殿,但此二殿均已折除。只剩两株婆罗树和两株被乾隆御封为“帝王树”的银杏树,树体高大,均为国家一级保护。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17、潭柘寺名木古树众多,最著名的千年银杏树、千年婆罗树、千年柏、二乔玉兰等。七叶树即婆罗树。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18、中轴线终点是一座楼阁式的建筑,名毗卢阁,高二层,木结构。站在毗卢阁上纵目远眺,寺庙及远山尽收眼底。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19、毗卢阁前,两株玉兰初开,这即是“二乔玉兰”,是玉兰家族中的“花魁”。这两株“二乔玉兰”植于明代,已有400多年的树龄。这种玉兰每朵花有九枚花瓣,分三层排列,外轮三枚较短,呈紫红色,其余的六枚花瓣外面带紫色,里面却是白色,十分娇艳,故而人们以“二乔”相誉。二乔玉兰花朵硕大,每年四月花开时节,一树锦绣,馨香满园。据称,这种双色的二乔玉兰极为罕见,在北京地区只有颐和园还有一株。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20、二乔【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21、二乔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22、二乔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23、二乔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24、在二乔玉兰的旁边,一株白丁香开的正艳。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25、二乔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26、丁香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27、二乔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28、二乔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29、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30、殿台前出水口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31、寺内鸽子很多,而且毫不怕人,大殿内飞入飞出,殿内以及屋檐下都是它们的栖息地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32、一枝独秀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33、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寺院东路由庭院式建筑组成,有方丈院、延清阁和清代皇帝的行宫院,主要建筑有万寿宫、太后宫等。院中幽静雅致、碧瓦朱栏、流泉淙淙、修竹丛生,颇有些江南园林的意境。院内有流杯亭一座,名猗轩亭。 

 

34、在毗卢阁东侧,有一座高大的白塔,俗称舍利塔,然而这座白塔根本不是舍利塔,而是“金刚延寿塔 ”,是明代越靖王朱瞻墉于正统二年(1437年)所建的。这座金刚延寿塔中所藏的是皇太后的生辰八字和佛经,越靖王朱瞻墉意在借助佛的力量,为皇太后祈福和延寿。塔为覆钵形藏式塔,砖石结构,通体涂白,塔身下面是四方形的须弥座,长宽各5丈,须弥座上有3道环形的金刚带。覆钵形的塔身上面高耸着圆锥形的塔刹,塔刹上有13道环带,象征着佛家所说的“十三天”,塔刹的顶端为日、月、星饰物,全塔通高5丈有余。

    在舍利塔后面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块石碑,字迹已经十分模糊,只有少数几个字尚可以辩认。这是潭柘寺现存最古老的一块石碑,立于金代明昌五年(1194 年),已经有800多年了。碑上刻的是当时潭柘寺住持重玉禅师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记述了在金大定年间,皇太子完颜允恭到潭柘寺进香时的盛况,从诗碑的内容上看,当时的潭柘寺已经相当繁盛,自然景色十分优美,诗碑为研究潭柘寺在金代时的历史状况,为研究金代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文字资料和实物佐证。这块诗碑是潭柘寺的宝贵文物,而且非常有名,历史上被称为“金代诗碣。”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35、塔基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36、覆钵形的塔身上面高耸着圆锥形的塔刹,塔刹上有13道环带,象征着佛家所说的“十三天”,塔刹的顶端为日、月、星饰物。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寺院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主要建筑有戒坛、观音殿和龙王殿等等,一层层排列,瑰丽堂皇。戒坛是和尚们受戒之处,台上有释迦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两侧各有一长凳,是三师七证的坐处。

 

37、戒坛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38、金镶玉竹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39、观音殿是全寺最高处,上有乾隆手书莲界慈航,内供观世音菩萨,敛目合什,隽秀端庄。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40、观音殿旁的文殊殿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41、普贤殿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42、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43、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44、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45、高处俯瞰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潭柘寺古迹文物众多,镀金鸱带、金代诗碣、清代肉身佛,神奇的石鱼,宝锅等都是难得一见的文物珍品。 

 

46、石鱼:潭柘寺观音殿西侧有龙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鱼,长1.7米、重150公斤,看似铜,实为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后来人间大旱,玉帝送给潭柘寺消灾。一夜大风雨时,石鱼从天而降,掉在院中。据说石鱼身上13个部位代表13个省,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部位便可降雨。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47、宝锅:天王殿前有一口铜锅,直径1.85米、深1.1米,是和尚们炒菜所用。此锅原在东跨院北房西次间,现在那里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关于这两口锅,还有“泼砂不漏米”之说,原来,锅底有“容砂器”,随着熬粥时的不断搅动,砂石会沉入锅底的凹陷处。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48、灶口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潭柘寺周围有许多附属于潭柘寺的建筑景观。如东观音洞、明王殿、西观音洞、上下塔院等与寺院共同构成了一个方圆数里,景色多样,情趣各异的景区,千百年来无数游人被潭柘寺美景所陶醉。历史上名僧辈出的潭柘奇佛事活动也十分盛大,浴佛法会,莲池大会等在北京地区非常有名。1998年潭柘寺恢复了佛事活动,逢初一、十五、千年古寺香烟缭绕,钟磬齐鸣。游逛于古老的寺院,听古刹光荫讲一讲过去的故事,撞古钟让悦耳的钟声涤荡繁乱的心绪,欣赏悠悠佛乐品一品超凡脱俗的境界。

 

49、塔院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50、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51、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52、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53、
【北京.门头沟】京西潭柘寺,二乔玉兰开

兰若藏山腹,门中当远峰。人闲堪僻径,僧老浑高踪。古柘栖驯鹿,寒潭隐蛰龙。更从何处去,前路野云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