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自信的小不点儿》
(2016-01-15 15:20:11)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这个时期的幼儿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经常要用手势、表情一起帮助表达与创造。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有其显著的年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好动但还缺少技巧,不过模仿出色,语言学习能力大大提高等。
在《小不点儿》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需要让幼儿看到万事万物都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有成长、有变化;感受到自己正在经历有小到大、有弱到强的成长氛围中,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步形成乐观、自信、向上的自我意识。但是很少幼儿会关心自己同伴,如:某个孩子在班级个子比较小,高的孩子就会有优势并会说,我很高了。可是个子矮的孩子心理就会造成了不自信的阴影。
语言活动《小不点儿》,活动通过故事讲述小猴子不愿意做小不点儿,去找比它小的动物,它找到了小老鼠,小老鼠也不愿意做小不点儿,去找比他小的动物,最后它找到了小甲虫,但小甲虫并不介意别人说自己小,它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长大的。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还学着小甲虫的样子说道:“没关系,总有一天我会长大的!”真神气!
最后在活动延伸部分,我们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本领,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说说同伴的优点及大家都值得学习的地方。
有的说:“我画画很好”;有的:“说我做操很漂亮。”还有的说我会说自己每次吃饭第一名等等。真棒!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优点,个子矮的孩子他也有优点呢。希望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我们周围有大东西也有小东西,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本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