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创业之道:从失败说起(三)

标签:
转载 |
分类: PE |
中国的“记忆技巧”课程十分火爆,导师往往以惊人的记忆能力赢得客户。笔者10多年前在香港,曾独自经营“记忆课程”,最终是失败结束,原因是不懂得发展产品和开拓市场。
由于该课程收取学生的费用为数万港元,以笔者这样缺乏销售技巧的人来说,要成功招收学生实在不易。因此,笔者转而自行经营,把学费大幅调低,以吸引更多人报读,可惜在经营多月后,生意平平,最后不了了之。
记忆学校短视
其实销售记忆课程,成功关键是有效果,要令学生信服。假若有学生因修习记忆技巧而在校内成绩突飞猛进,甚至在公开考试成绩优异,这个结果肯定吸引许多学生和父母慕名而至。不过,笔者当时任职的记忆学校,拿不出任何学生成绩来证明效果。
学校只是吸引人来听课。现场利用老师即席表现的惊人记忆效果,即在20分钟内,把一个5X20个方格内的单位数字(即共100个数字),正确无误记忆。任凭在场人士如何考问,都能说出答案,产生震撼效果。继而课程顾问以专业的销售技巧,把数万元的课程推向参加者。
课程内容单一
其实记忆课程,或图像记忆技巧本身是很容易学习的,一个聪明的小学生,只消10分钟也能掌握,可以把30个毫不相关的单词,从头至尾,或从尾至头背诵。对于不懂的人来说,难免对其神奇的记忆效果啧啧称奇,深感佩服。
事实上,要灵活运用记忆技巧本身才困难。笔者当时手上拿到的记忆课程内容,就是教授基础技巧,和一些应用案例,没有深入和广泛的应用。因此,花了数万元去上课的人,听完课后,很有可能不懂应用,或没有时间去反覆学习记忆技巧,所以课程缺乏口碑,甚至被人评为物非所值。
笔者曾运用这个记忆技巧,自创了一套“中文仓颉输入法”口诀,学习起来轻松自如。其后,也成功通过“特许财经分析师”(CFA)一级考试,可惜后来转战上海,无暇继续应考,要不然,笔者自信能通过考试。
而笔者当时的误区,以为把价钱降低自然能吸引学生报读。事实上,这个并没有解决根本的内容缺乏应用问题。因此,笔者当时虽然以低价勉强招俫学生,却是无法通过学生介绍学生这个途径去拓展业务,也没有财力大做宣传。(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