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2011-11-25 08:41:49)
标签:

古祭坛

建筑

天坛

文化

何贤记

老何

分类: 旅游摄影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四朝”的古都,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往往都以气派的皇家风范和建筑风格保持着中华民族最高规格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打开北京的地图,您会发现在南北东西4个方位上,分别建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四个古祭坛建筑。

    祭祀天、地、日、月是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的习俗,以祭天活动尤为隆重。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于每年“冬至”祭天、“孟春”祈谷、“夏至”祭雨的地方。它以严谨的规划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

    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

圜丘台正北是供奉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皇穹宇,其正殿为单檐圆形亭式殿堂,以此象征天象;鎏金宝顶,碧蓝色琉璃瓦盖顶;殿内由八根金柱和八根檐柱支撑着巨大的殿顶,天花藻井层层内收,构造十分精巧别致,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罕见的杰作。

    钟楼内高悬着明成祖永乐帝在位时制造的一口太和钟,皇帝祭天时,从斋宫起驾,开始鸣钟,到皇帝登上圜丘坛,钟声即止。祭祀典礼结束时钟声再起,宏亮的钟声为祭祖典礼大壮声威。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祈年殿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呈圆形,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中央的四根立柱,代表一年中的四季,里层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檐柱,代表十二时辰;中外层相加二十四根代表二十四节气;三层相加二十八根,代表二十八星宿;加柱顶八根童柱,代表三十六天罡;宝顶下雷公柱,代表皇帝一统天下。祈年殿,层次清晰、主次分明、设计独特、注重宏观效果和立体美感,内部空间层层升高向中心聚拢,外部台基屋檐圆形层层收缩上举,既造成强烈的向上动感,色彩对比强烈,又使人感到端庄、稳重。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人来人往的游客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皇穹宇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祭天时使用的祭祀神牌都存放在这里。鎏金宝顶单檐攒尖顶建筑,用蓝色琉璃瓦铺设屋顶,象征青天。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围墙,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折射是十分规则的。据说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所以称之为“回音壁”。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在皇穹宇殿前到大门中间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的三块石板叫做三音石。在皇穹宇门窗关闭而且附近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站立于第一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一声;于第二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两声;于第三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三声。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天坛祈年殿汉白玉台基上的汉白玉浮雕.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古树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天坛的绿色覆盖率据说是北京公园里最高的,一片片树林密不见天,坛的古树特别多,很容易看到两三个人才能合抱的参天古树,树上有红牌的据说是五百年以上的,绿牌的是两百年以上。有的伸出的树枝好似龙头,有的拱出的树瘤极像狮首,更有一些因姿态奇特、身形秀美。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北京天坛顶部的琉璃雕塑,人、兽形象栩栩如生.
北京的古祭坛--天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