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的传统文化中,早茶是最具典型的一种广东特色。我们广东人把饮早茶称为“叹茶”,就是享受的意思。


广东人品茶分早、中、晚三次,但早茶就比较讲究,饮早茶的风气也最盛。早茶在早晨5点开档,门口已经有一批早起的老人等着入场。到了上午9点左右,第二轮饮茶高峰出现,即是我们在香港电视剧里常常见到的情形——
一家大小要团聚饮茶,必须先派个人去排队“霸位”,否则很难吃得上这一。通常上班人士都赶不上早茶时间,也有不少白领趁着下午出来透个气饮下午茶,食物内容和早茶一样,再至半夜宵夜时段,夜茶出现,为加班或玩乐的人们提供食物,可谓一天三茶,延续不断。广东人说的“叹一盅两件”也就是一盅茶配两款点心的意思。吃早茶也算一种社交活动,叫上几位朋友到茶楼边聊天来盅茶来两盘点心也算是一种享受。


早茶在咸丰同治年间才慢慢兴起来的。当时广州有一家名为
“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以几把木桌木凳迎客,供路人歇脚谈话。后来出现了茶居,规模渐大,变成茶楼,之后广东人上茶楼喝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直到现在,广东早茶中茶水已经成为配角,点心却愈发精致多样,这种传统文化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但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越来越成为广东人休闲生活中一种消遣娱乐。


“早茶”中茶水一般以红茶为主,因为红茶有暖胃去腻,利于消化的功效。常见的有铁观音、大红袍、普洱茶、西湖龙井、碧螺春、红茶、茉莉花茶、普洱茶、菊花茶、玫瑰花茶等,有的人也喜欢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凉祛火。红茶色深红,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广东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搭配适宜。



脆皮虾肠
“大多数酒楼茶居里都是宴席用的大圆台,客人即便不相熟也能坐在一起,叫做‘搭台’。坐定以后就可以‘开茶’,挑选自己想喝的茶,最常见的就是铁观音、普洱、香片、菊花等等。以前有种规矩,侍应要先帮客人冲半杯茶,用来冲洗碗筷和茶杯边缘,不过现在清洁措施提升,很少会这样做了。”以前,这些东西放在一个推车里,推到客人面前,你就可以把它叫停,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就尽管拿就是了,服务员会主动把账记在记录卡上。现在一些高档的茶馆为了怕浪费,都是现点现做的。

说到茶,倒茶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先倒自己的,必须从别人开始,最后一个才是自己。别人给自己倒茶时为了表示谢意,用手指头在桌子上敲几下。听说关于这个讲究是从乾隆皇帝那时候流传下来的,那时候乾隆下江南微服私巡一天在茶楼喝茶,帮他的随从倒茶,随从受宠若惊,若是在皇宫里,此等待遇当跪拜叩头谢之。但是这是在宫外,不能暴露乾隆的天子身份,于是随从灵机一动,便想到用手指头在桌子上敲几下代替跪拜叩头之礼。


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干点蛋挞、油条、飘香榴莲酥、港式金网酥、叉烧酥、鱼网酥、红薯酥等虾饺、干蒸烧卖、牛百叶、牛肉丸、椒盐鸭下巴、豉汁蒸凤爪、蒸排骨、香菇滑鸡块等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各色粥点,如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生滚鱼片粥等,青嫩葱花佐之,撒上一小勺胡椒粉,喝来绵糯爽甜,鲜味浓郁。所有的点心分为六等:小点,中点,大点,顶点,特点,超点,价格当然也不一样。小点一般两三块钱,超点大概就有六七块了,不过现在点心做的越来越精致,茶楼也都精装档次越来越高,价格也就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虾饺
广东茶楼在常见的点心有虾饺最为盛名。虾饺最早出现在广州郊外靠近河涌集市的茶居。那些地方盛产鱼虾,茶居师傅再配上猪肉、竹笋,制成肉馅。以前虾饺的外皮选用粘(大)米粉,皮质较厚,后来大的茶楼经过改良,味美爽滑,很快流传开来。
虾饺在制作上较为讲究,将澄面、生粉制成虾饺皮;鲜虾洗净去壳吸干水分压烂搅拌成肉胶,肥肉切成细粒,用开水烫至刚熟,再用清水浸过,使肥肉既爽而又不致出油;加入鸡蛋白、细笋丝、味粉、麻油、胡椒粉等配料,经冷冻后制成虾饺蒸熟。由于外形美观,,深受海内外食客赞誉。近十年推出的鸡粒虾饺、蟹黄虾饺等新品种更受食客的青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