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主动性差,显得被动

标签:
亲子育儿家庭解决方案困扰主动被动 |
分类: 6--12岁困扰解读 |
现象:孩子上学了,总听见有的妈妈抱怨,我家孩子为什么主动性那么差,什么事都得妈妈帮着想着,从不主动去做。
解读1:父母的干预会对孩子的主动性进行“扰动”
主动性的发展,是从孩子出生之后就开始的,几乎可以贯穿孩子6岁之前的所有生活。孩子主动性的发展会引领他去探索自己的身体、外面的世界,同时这种主动性的探索,也伴随着相应的状况发生:
http://s8/bmiddle/6b61b3cat906bd1c98277&690
也就是说这种伴随的状况出现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大人的一种阻力。在大人的观念里,她会试图避免孩子犯错,受伤,避免孩子遭遇失败和困难等等,这种“禁止或限制”、“替代”的行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孩子的主动性的扰动。
父母发出两种信号:一种是禁止的信号,还有一种是父母代替的行动信号。父母的这两类行动,是对孩子主动性比较大的扰动,这个时候,孩子的主动性就会慢慢降低。如果父母认为的我的孩子越来越被动了,往往是会有一个被干预的过程存在。针对这7种情况,家长如何选择策略促进自主性探索是关键。
解读2:被动的表现也可能是孩子主动性的选择
孩子的被动表现,对于孩子自身,在这里面是有获益的,孩子避免承担了责任,而且也回避了他经验所欠缺的那部分。也就意味着,有的时候,想有效地改变一个人的被动姿态,需要了解到,他的顾虑。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孩子来实践,来增加他顾虑中未知的经验。这部分,往往是和刚才那些避免发生的行为相对应,如避免了犯错,避免了困难,受伤,被别人批评指责等等。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孩子来体验,增强应对这些方面的经验。慢慢就会打消孩子的一些顾虑,为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条件。
http://s8/bmiddle/6b61b3cat906bd83ed1d7&690
解读3:孩子的被动是父母强化的结果
孩子的被动有可能是父母选择性强化的结果,也就是孩子的生活中,有主动性的时候,也有显得被动性的时候,父母选择强化哪部分,这很关键。
中国家庭困扰解决方案课题组(THS)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