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能够有效地“影响”到孩子

(2010-09-16 12:11:39)
标签:

家庭

育儿

亲子

教育

解决方案

困扰

分类: 常见家庭困扰解读

解读1 要想改变别人,控制通常不是有效的方式

 

 

http://s3/bmiddle/6b61b3cat9058a847eb42&690
每个人都是有主见的,都会自主决定,这就意味着,我们想要改变别人,增加自己的影响力,“控制”通常不是有效的方式,而“建议”,让对方自主选择,通常会是有效的方式。

 

如果感觉到受强迫,往往来不及思考这些话的内容,就开始从行动上来逆反了,再有道理也没有用,当对方不感到受强迫时,那么他会仔细地来思考这些话的内容,更有利于做出决定。

 

 

难点?

家长对孩子的信任度究竟有多大?这点很关键。

 给孩子提建议的话,要有一个基本的信任:孩子会自主选择对他自己更好的方式,而不是家长认为的更好的方式。如果家长没有这个基本信任,从行动上就会去替代或控制,这个时候,孩子的行为会趋向更儿童化的表现,往往会和父母的愿望背道而驰了。

 

解读2  要想改变别人,需要了解对方的需求及获益

 

如果想有效地“改变”别人,我们需要明白,对方有什么需求?有什么获益?获益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直接获得的,另外一方面是避免损失的。如果我们试图明白了对方的需求,我们就会寻找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对方,如何能满足他的需求,如何能增加他的获益?如果,让对方感觉到,这些都是真切地从对方角度考虑的,他的接受度会增加。

 

解读3  对方不改变的背后是有顾虑和害怕的

 

 

对方“不改变”的行为背后,往往是有“顾虑和害怕”的,而且这些顾虑和害怕,往往比他的需求和获益更重要。

 

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往往不是他的需求和获益有多大,而是他能否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顾虑和害怕。

 

如果我们想有效地“改变”别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到他的顾虑和害怕。这些顾虑和害怕,有时候,他可以意识到,有时候,是意识不到的,只是一碰到那种情况,行动就会有反应。他不能意识到的,往往是一种习惯的力量。而由于不能意识到,很难觉察,人们就会受到习惯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习惯意味着安全感。即使是“坏习惯”,从发生到结果,都是可预知的,是熟悉的,有很多“经验”的。

 

所以,能冲破习惯的力量,也就是冲向他“经验缺乏”的领域。那么也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使他逐渐地增加这些经验,他就会有效地改变。

 

 

当我们试图去改变别人的时候,也许我们还需要觉察,这里面有多少我自己的需求?我是否需要通过“改变别人”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还是我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来满足我自己?

 

 

 

中国家庭困扰解决方案课题组(THS)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配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