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抢”到了什么?

(2014-12-10 10:40:57)
标签:

道德

修养

分类: 家国情怀

近年来,“抢”字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2004年“非典”时期,全国疯抢板蓝根,2009年爆发禽流感时,又狂抢生姜和大蒜,2010年张悟本“红火”时,狂抢绿豆,2011年日本福岛地震发生核泄漏,又疯抢盐。从金价下跌,“中国大妈”疯狂抢金,再到不久前,国人海外疯抢iphone6;从过马路“抢红灯”,到坐车“抢座位”,再到开车“抢车位”;从国庆黄金周16万中国游客涌入韩国,疯狂扫货,纯购物旅游引发首尔拥堵,再到前不久的“双11”购物狂欢。一路走来,形形色色的“抢”,已经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每天早晨,超市大门刚一打开,就会涌进一大批抢购促销鸡蛋的老人,对于经历过物质匮乏年代的老一辈来说,穷怕了,缺怕了,条件反射地去“抢”,图的是一个心安。可是,许多的年轻人也视“抢”为常态,什么都想一步到位。考公务员抢铁饭碗,不惜血本抢购学区房,抢火车票,抢车位,不折不扣,把“抢”仿佛都渗透到了骨髓里。

比起老一辈,现代人的心理状态依然是恐慌、焦虑、盲目和无所适从。天上不会掉馅饼,今天,有人眼疾手快,抢到了满心欢喜;明天,就必然会有人双手落空,丧失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引发类似于日本核泄漏后“抢盐潮”的蝴蝶效应。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历经沧桑,受尽魔难。生活的艰辛造成了从众、跟风、随大流等心理,对道听途说的消息未加证实,就盲目行动,大家抢我也抢,在大家争抢时,不管有没有用,抢来总是没错的。板蓝根真的可以预防“非典”吗?生姜和大蒜真的可以防治“禽流感”吗?绿豆真的可以治百病吗?食盐真的可以预防核辐射吗?……如果说战乱或者灾难时期,导致食物等严重短缺,为了生存去抢购,那倒还可以理解,但在这物质充足的和平年代却“抢”字当头,不能不说我们的民众存在恐慌心理、有一种焦虑感。

长期以来,人口多,资源少,让多数人的忧患心理根深蒂固,竞争意识非常强烈。只有冲到最前面,才能抢到最好的,这也是大多数人获得安慰和可控性的一种做法。心理恐慌,让我们习惯了什么都去抢。

站在个人的角度,每个人都渴望过上安宁、舒适的生活,物质的拥有是最好的定心丸,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事实也证明,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疯抢”的不再只是因为资源稀缺,而是心理作崇,让我们习惯了“抢”,习惯了急于求成,你抢,我也抢,心中没有规则,就容易丢了底线。

生活中,由“疯抢”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哄抢”新闻,这些年来,数不胜数。某某国道上,货车翻倒了,抢西瓜,抢大米,抢螃蟹,抢饮料,甚至是马路上抢钱的,光是《焦点访谈》就播出过许多起,让人唏嘘不已。更可怕的是随处可见的“抢红灯”,以及公交车上为了“抢座位”大打出手,引发的流血事件触目惊心。

这种种忧虑,折射的依然是我们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全感,它让我们本能地总想抓住点什么,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虚幻的救命稻草是那么重要。与此同时,社会的急剧发展,信息的大膨胀,也催生出了更多的欲望,于是,行为上,就有了形形色色不可思议的“疯抢”,甚至“哄抢”。

当前,大多数人因工作、生活、养老及未来无法预期等而长期紧张与不安,可是,大环境的改变从来不会一蹴而就,我们能改变的首先是自己。只要努力就会改变,憧憬、谴责、焦虑、恐慌、担忧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积极行动,通过行动去改变自己和他人,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也就是说,与其陷入越抢越没有安全感的怪圈,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事实上,保持一颗平常心,对物质的需求,量力而行,并且,物尽其用,才是最大的珍惜,很多时候,抢到了东西,丢掉了尊严,一样得不偿失。很多时候,我们争抢的东西并不需要,想想在公交车上还有两站的路程就要下车,就非要抢到座位吗?把结果看淡些,往往能避免因为冲动或盲从而发生的争抢,心也能变得更快乐。

记得白岩松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中国人停下来,等一等灵魂》。文章提到,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又很近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对于那么多忙碌着、劳累着、疯抢的人来说,从现在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心理平衡,不把物质的需求放大,明白自己的内心真正需要什么,这是让我们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的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