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故乡散记(20)古塔顶尖揽胜
标签:
旅游 |
哥本哈根市地图的封面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塔,螺旋般的外墙扶梯,就像刺向天空的一把金刚钻,独特的结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不是一个登高远眺的好去处吗?
当我知此塔确实允许游人攀登时,便决定登顶一览塔尖之都——哥本哈根的全貌。
该塔属于“救世主”教堂的一部分,塔高90米,共450级阶梯,其登高的楼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位于塔的内部,后半部分建于塔的外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爬好几次楼梯,有体力上的优势,现在要走完这450级台阶,从塔底登上塔尖,将哥本哈根的全貌揽入眼底,应该不成问题。但当我们真正攀登时,才体会到需要的是勇气和体力。
刚开始那几十级楼梯,就类似平时我们爬楼梯的那种轻松,我们还没来得及庆祝自己的成果,艰苦的攀登开始了。这段楼梯虽然建在塔内部,没有置身于空中的恐惧感,然而这段楼梯的坡度较陡,空间狭小,光线不足,结构复杂,我们不得不手脚并用仿佛在打地道战。由于上下的游人共用唯一的一条通道,此时相互间免不了磕磕碰碰,这就需要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还好,游客们的素质较高,互相谦让,没有造成像国内旅游景点的种种争先拥挤的危险场面。
我们终于闯过了第一关,从地道口钻了出来。接下来便是沿着外墙继续攀登。虽然是水泥钢筋结构,但由于它悬在空中,游客们就仿佛行走在蓝天白云间,加之风较大,有一种险些被大风刮走的感觉,每走一步,同样付出巨大的代价。有的人紧紧握住栏杆,有的人紧紧扶住塔壁,艰难地一步步往上挪。遇到有游人下来,得小心翼翼地避让,生怕掉进万丈深渊。不少人手心沁出了汗珠,不敢四处张望,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无限风光在险峰。当我们听有人说“last step”时,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到顶啦!
站在塔的最高处,眼前的美妙景象,使我们忘却了刚刚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一幕。蔚蓝的天空一直延伸到海边,而在我们身边的一朵朵白云在游动,犹如置身于白花花的棉絮中。仰望天空,我们能清晰看到白云游动的速度,我们就像是头顶蓝天,脚踩白云的的神仙。奇妙的是在海面上空却是另一种景象,任凭大风不断刮,海面上的白云似乎永远也赶不尽。我已经好几次见到这种现象,也许是海面上水蒸汽浓度较大,较易形成云彩的缘故吧。
在哥本哈根的东南方向与瑞典马尔墨之间,横卧着一条钢铁巨龙,那是丹麦人引以为自豪的跨海大桥。今年我们是在中国的电视上看到该桥的落成典礼。而事隔一个多月我们却能在高空亲眼目睹了它的庐山真面目,遗憾的是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雄伟壮观,气吞山河。但对丹麦这么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小国,能建设这么一整跨海大桥,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了。
我们刚到丹麦时,就听说丹麦的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它的屋顶、造型及其结构上,眼前的一切,确实名不虚传,那圆圆的皇家大教堂、尖尖的议会大厦、股票交易所,四四方方绿色Christansborg城堡,平行四边形且带一定坡度的国家图书馆,由无数小塔组成的国家博物馆,圆柱形的Tivoli死亡之塔,SAS公司火柴盒式的大楼,以及无数奇形怪状的居民楼,还有那全玻璃透明结构的植物园……所有这些,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构成了一道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与香港、日本、美国等现代化城市单一的、火柴盒式的摩天大楼相比,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我视野中出现了一艘现代化的“泰坦尼克号”——那就是移动的五星级宾馆Oslo皇冠号。在她身边还有无数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各种船只,一看便知道是哥本哈根最繁忙的新港。顿时在我的脑海里呈现了legoland见到的一切。
从楼顶返回的途中,我不由想起今年的高考作文: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是啊,人们从每种事物中得到的感受并不是唯一的,只要条件不同,所处的角度不一样,你都会得到一种全新的感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