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
标签:
杂谈 |
李师傅是南宁人民路理发店的资深发型师。她服务态度好,擅长做各种漂亮的发型,手艺一流。到店里找李师傅剪发的顾客很多,生意很旺。我是李师傅的熟客,见证了她的工作与生活。
1996年春,李师傅到龄退休。她打算回家休息,享享清福。没想到,那些老顾客纷纷打来电话,要求李师傅“发挥余热”,继续剪发事业。看到大家对自己这么信任,李师傅很欣慰。她想:可以在家剪发呀。既不荒废手艺,又能赚钱;更能充实退休生活,收获友谊与快乐。于是,李师傅把家中的阳台收拾一新,购置理发工具,穿起工作服,开起了家庭剪发店。
时下,大街上的美发店不少,却大多做年轻人新潮发型的。中老年顾客跟惯了李师傅,上门要求剪发的人很多,她忙不过来,需要提前预约。有的顾客心急,早上七点就到了。李师傅热情接待,灵活安排,穿插忙活。在客厅等待的顾客可以自由看电视、看书,喝水、聊天,结识新朋友。在老顾客的支持下,家庭剪发店的生意很好,李师傅的收入比退休前增加了很多。
不久,李师傅的两个女儿先后结婚、生孩子,生活一下忙乱起来。为了支持女儿工作,李师傅暂停大批量的剪发生意,出租住房,和老伴一起搬去大女儿家,帮忙带外孙子。
带孩子是很辛苦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顾客剪发只能在星期天女儿休息之日进行。虽然赚钱少了,但是李师傅十分坦然。她认为:自己到女儿家的任务就是带孩子。孩子年幼的这一段奇妙时光,是家长和孩子的宝贵财富。孩子养育好了,女儿放心,工作无后顾之忧,就能为社会多做贡献。剪发只是业余爱好,少做一点没什么。
李师傅和老伴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带孩子尽心尽力。不但做到科学喂养,而且注意开发儿童的早期智力。经常给孩子唱歌、讲故事,从小培养好习惯。两个女儿的孩子都是带到三岁半才上幼儿园。在李师傅和老伴的调教下,两个孩子精灵乖巧,健康活泼,人见人爱。
在李师傅和老伴的大力支持下,两个女儿工作出色,事业有成,并成为单位的部门领导。她们很孝顺父母,不要父母交一分钱,经常买衣服给父母,连生活用品也全部包起来。这样,李师傅就有了积蓄。
两个女儿深知带孩子艰辛,处处体贴父母。晚上,女儿在家自己带孩子,让父母看电视休息;清晨,女儿早起给孩子洗漱,收拾好后才将孩子交给父母。李师傅看在眼里,喜上心头。
每到节假日,两个女婿轮流开车带全家人一起外出旅游。旅程轻松,环境幽雅安静。通过游览绿水青山,体验民俗风情,全家人开阔了眼界,放松了身心,真是快乐极了!
光阴似箭,一晃七年过去了!两个小孩渐渐长大。外孙子上了小学一年级,外孙女上了幼儿园。李师傅和老伴卸下担子,终于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现在,李师傅和老伴跟小女儿住。除了接送外孙女上幼儿园外,李师傅继续为顾客剪发,打理家务。老伴是摄影“发烧友”,经常外出拍摄,向报社投稿,还兼顾买菜。小女儿早出晚归,努力工作;加班、出差不用担心家里,有父母“顶”着呢。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生活的港湾。我们既要努力工作,又要顾及家庭。身体好的退休父母最好能在短期内帮助子女照顾小家、带孩子,支持子女干事业,站稳脚跟。子女要尊敬和体贴父母,在家庭中尽力承担一些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只有工作好、身体好、家庭好,才是真的好。家和万事兴!

加载中…